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73 宋 马兴祖
宋 马兴祖 香山九老图卷 绢本水墨设色 27.1× 217.2 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香山九老”指唐代白居易、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慎、张浑、狄兼谟、卢贞9人,在洛阳龙门寺聚会,称“香山九老”。 “香山九老”说的是在唐会昌五年,白居易等9位文人墨客河南洛阳香山聚会宴游的故事。唐朝末年,因朝廷的腐败,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及李元爽、僧如满九位老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看不惯世俗,又因志趣相投,结为九老会,因此得名“香山九老”。
香山寺二绝
【其一】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做此山僧.
香山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的南侧,白居易晚年退隐之后,定居于此,并自号“香山居士”,可见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
元和年间,白居易出守杭州时,曾诣鸟窠禅师问道。《五灯会元》卷二记载了他们相见的情形:“(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鸟窠禅师所说的那两句话,是学佛之人的最起码的要求,但却被他提到“佛法大意”的高度,是为了说明禅不是要看怎么说,而是要看怎么做,也就是重视自己的证悟。
南宋 马兴祖 《浪图》
《宋马兴祖疏荷沙鸟图》是创作于宋代的画作,全图用笔精工,画风细腻,荷页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描绘得一清二楚。
《疏荷沙鸟图》原载《四朝选藻册》。图画残荷一页,一枝莲蓬蟠曲横向出枝,一只沙鸟栖于枝上,目视上方的一只小虫。由于它的体重,压得小枝略为下垂。小鸟瞬间凝神注视的神态华肖。全图用笔精工,画风细腻,荷页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描绘得一清二楚。
一只沙鸟飞落在孤零零似乎还在摇曳的莲梗上,而飞过的黄蜂又吸引了沙鸟的视线……色彩清秀,不愧为宋代花鸟画中的写实佳作。此图无款印,原签题为马兴祖所作。马氏为马远的祖父,工花鸟杂画,其作品今已失传,前人将此画定为马兴祖所画并无根据。该画曾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此图虽是册页小品,却有着深远的意境和诱人的情趣。图中所绘残败的荷叶表明了时当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莲蓬横出画面,鹡鸰栖止于莲梗上,侧首注视着上方的一只小蜂,其凝神专注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莲梗两端的鹡鸰与莲蓬巧妙地平衡了画面,而鹡鸰目向小蜂的视线则带动观者的视线落于画面上方,这种布局使画面显得既稳定又生动。此图格调典雅,用笔精致,画风细腻,荷叶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均描绘得一丝不苟。对幅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叶败花残枝亦枯,何来沙鸟立斯须。伊人意寓南迁代,以写其瞻爰止乌。”鉴藏印钤“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