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8 (吴门画派 陈淳 之四)

2014-08-11 10:54:2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中国画,尤其是陈淳一路的写意画,使用纸和使用绢的方法有相当的差别,像陈淳洒落写意作风的画家,适宜于在纸上一挥而就,此卷花卉的材料无疑对作品的价值增色不少。另外,花卉手卷,在陈淳的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尤其是那类亦画亦题的长卷形式,是在陈淳手上得以完善、完美。陈淳是一位诗、书、画全才,手卷这种形式,可以充分显示作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的修养和水准,亦便于作者诸多方面的比较,品味和联想,这是文人展示多方面才华的一个最佳园地。可以说此《花卉》手卷是陈淳一生艺术价的一个浓缩。
       吴门诸家中对后世的影响,沈周、文徵明后,陈淳是屈指可数的,陈淳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其写意方面。陈氏的花卉画,既完善沈周开创的文人意笔写意体系,又以大草入画,开拓了花卉大写意的新境,这类画影响到清末一些花鸟大家如吴昌硕、蒲华、齐白石等。可谓影响深远,其艺术地位可想便知。
 
【名称】明 陈淳 花卉
【年代】明代
【简介】  手卷 设色纸本 1542年作  
    引首:漫兴。道复。钤印:复父氏、陈氏道复
    款识:△宁知洛阳陌,化作梵王宫。道复。△月摇亭下佩,风递谷中香。道复。△娇娆看已足,何用复熏香。△绝无脂粉态,偏有向阳心。道复。△夜深香满屋,正是酒醒时。道复。△虚室落清影,半夜月明时。道复。△抚玩阒无人,风摇松子落。道复。△美人来不来,临风默然想。道复。△枝头明玉胫,叶底度香魂。道复。△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处有清香。道复。△自持颜色好,故向雪中来。△盈盈仙骨在,端欲去凌波。道复。△嘉靖壬寅秋日独坐五湖田舍,戏作此卷,聊以记兴。白阳山人道复志。钤印:复父氏(13次)、陈氏道复(9次)
    陈淳壬寅秋所作《花卉》是晚年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全卷长588厘米,高25.5厘米。通幅绘有牡丹、芝兰、海棠、秋葵、百合、茶花、菊花、芙蓉、檐萄、桂花、红梅、水仙十二段花卉,每段之间皆以自题五言绝句相隔。所写各物,均以清纯雅淡之墨与浅淡之色为之,或钩画,或点染,或撇捺似八分,或连笔如作草。最为突出的是,牡丹的画法与沈周所作牡丹差异甚大。沈周作牡丹是稳沉的,一瓣瓣辅写出来的。显出了丰浑朴质的气息。陈氏运墨如色。用水墨交融的笔连贯的,快节拍写成,活泼而富有生机,叶是用墨绘制的,由于墨的淡浓程度不同,运笔的方法、节奏不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质感和形态。笔墨在画家腕底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兰的长叶,舒腕疾挥、洒落痛快。试看那枯笔形成的花卉枝干,侧笔轻钩而出的花客,放笔挥即而成的兰叶,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多余的笔墨,萧洒飘逸,无可挑剔,陈淳的大写意已经进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名称】明 陈淳 仿云林墨竹
【年代】明代
【简介】 立轴 水墨纸本 1542年作 
    款识:昔见云林画竹,超于形似之外,甚有萧散之趣。非寻常俗工所能及。吾今老矣,辄复效颦,其犹在梦想间耶。道复。嘉靖壬寅春暮,道复。印鉴:陈氏道复(白文)
    熟悉中国绘画史的人都知道“青藤白阳”在花鸟画中的地位。青藤即徐渭,白阳则为陈道复。二者的意义,在于他们开辟了文人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天地,将传统笔墨的状物功能上升到抒发与宣泄个人情感的主观表现主义高度。开启这一变革之门者,始自沈周,而成于徐渭,陈淳承上启下,是这个链条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他的贡献,在于完善了沈周开创的文人意笔写意体系,以大草入画,开拓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境界。后人言大写意花鸟画,必称“青藤白阳”,其实徐渭晚于陈淳三十八年,反而要受到陈的影响。只是作为与周之冕“勾花点叶”、恽南田“没骨法”并行的一路,是徐渭将陈淳开启的大写意花鸟发挥到淋漓放纵的极致,并影响明清达四百年之久。
    陈淳自幼聪颖,既为父祖钟爱,与沈、文又有世交之谊,继入衡山之室。从游唱和,品鉴书画,关系密切,不言而喻。因为性格上的原因,与其它文门子弟相比,陈淳的诗文书画均较少为师门所囿,风标独具,卓然成家,是最富特色的一位。文徵明称“道复游余门,遂擅出蓝之誉”,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好评价。他的山水画效法米友仁、高克恭,简逸放纵,淋漓苍浑,迥别文派。花鸟则尤擅胜场,上取元人,近师沈、文。中年以后以淡色或水墨作大写意,笔墨放纵,诗画结合,对明清花鸟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吴门画派最著名的花鸟画大师之一。
    《仿云林墨竹》创作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作者时年六十岁。与乃师不同,文氏一生以山水画作为创作主体,花鸟(主要是兰竹)因局限性交大,虽然喜好,亦只偶然为之;陈淳山水花鸟兼擅,可在其众多的花鸟画题材中,唯独兰竹不多,尤以墨竹为少。这件晚年墨竹,在笔墨上早已跳出了文徵明的窠臼。作品自云仿元代倪瓒,云林画,自来“江东好事家以有无为清俗”,陈淳出身士夫家庭,家藏书画甚富,见到倪瓒的原作也很正常。但戏玩画中自题,似是忆写云林笔意更为确切。“倪迂没已久,画品入清妍”,陈淳对倪瓒的钦羡在本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画中墨竹两枝自右下而上负势而出,浓淡相生,聚散得宜,虽逸笔草草而尽得此君萧爽出尘之致。陈淳“自幼好写生,往往求为设色工致”,此则不求形似,似乎云林画作中“超于形似之外”的“萧散之趣”才是他更加关注的。“观者当求我于丹青之外”,这句话是他的前辈沈周对水墨花卉而发的,作为艺术理论,曾被陈淳反复引用。今天所见明人题跋花鸟册页,常书“写生”二字,这“生”,即为画外的“生气”或“生意”。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超于形似之外、丹青之外的“意”与“趣”,才是中国画的灵魂,此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画家对这点的彻悟与把握。
 
【名称】明 陈淳 昆璧图 
【年代】明代
【简介】 立轴 1543年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用墨画,景物简单,描写盆、座、水石、小树及杂草等,用笔不多,却能一一表现其质感。构图沉稳,用笔力道十足,几乎无一败笔。至于石上用焦墨点苔的方法是受沈周的影响,都渊源于王蒙的作风。而画面上方长篇题字的作风则源自沉周。据题识所称,此画成于嘉靖癸卯(1543)年,是年陈淳六十一岁,为答谢朋友送他的一座盆景而作。
 
【名称】明 陈淳 瓶莲图 
【年代】明代
【简介】 纸本墨笔 1543年作
    本幅右下款题曰:“癸卯夏六月晦作于五湖田舍,时既醉,不知其草草也。”钤“陈道復氏”(白文)印。本幅上方作者草书沈周题自画《瓶莲图》“临江仙”词并追和、题句:“花叶亭亭浑似采,坐闲凉、思横秋,几回相眄越娇羞。翠罗仍卷袂,红粉自低头。前辈风流犹可想,丹青片纸还留。水枯花谢底须愁,只消浮大白,何必荡扁舟。石田先生尝作《瓶莲图》,上有此词,词调《临江仙》。今日小子效颦,再追和如右。道復。”钤“大姚”(朱文)印、“复生印”(白文)印。“癸卯”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作者时年61岁。
    作品以行草书作写意花卉,勾写结合,荷花清灵,花叶舒展,因是画家醉后遣兴之作,故笔酣墨畅,不拘泥于成法,且题跋的词句与书法皆放逸出尘,显示出陈氏晚年诗画自适、人书俱老、臻于佳境的艺术水平和文士之风流。

【名称】明 陈淳 繁花湖石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设色纸本 1543年作
    印鉴:白阳山居、复父氏、陈氏道复
    陈道复善作大画,有多幅传世。此图写寒梅、山茶、湖石、水仙之属,白白朱朱,偎红倚绿,花盛草茂,烂漫春色,已在乍暖还寒的晴空中夺人眼目。画笔奔腾畅达,一气呵成,又不失敦厚朴茂之趣,艺进于道者方可得此沉着痛快之境地。癸卯为嘉靖二十二年,陈淳六十一岁,已是极晚笔了。
 
【名称】明 陈淳 芙蓉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1544年作
    款识:东风飘飘不绝吟,游蜂舞蝶相追随。名花嫣然媚晴画,深红浅白粉差池。高堂到宴散罗绮,珠帘掩映春无比。歌声贯耳酒如渑,醉向花前睡花里。人生行乐须及时,光阴有限无淹期,花开花谢寻常事,宁使花神笑侬醉。甲辰春望,白阳山人道复。
 
【名称】明 陈淳 芙蓉野凫图 
【年代】明代
【简介】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道复。钤印:陈氏道复。
     “青藤白阳”为中国写意花鸟画成就的一大高峰,此幅《芙蓉野凫图》以淡墨奇毫,偏斜历乱之妙墨,将一花半叶之景,野凫理羽之姿,刻画得栩栩如生。此作用笔老辣,气息高寒,是白阳山人不可多得的精品。
 
【名称】明 陈淳 牡 丹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1544年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作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幅中画设色牡丹一枝甚清雅,用没骨法,笔意活泼而不失稳静,具写意意趣。可惜颜料日久褪色,故觉稍淡,然而无损其精研。款字行书沉酣飞动,是晚年得意之作,书画同幅,璧合珠联,尤为可宝。
 
【名称】明 陈淳 花卉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四开) 水墨绢本
    此花卉册页四开,绘有水仙,白莲,玉兰,貌菔四种花卉,并每开自题诗句。画水仙赋“名花开署苑,婀娜醉东风”;绘白莲配“白莲开万柄,花叶自亭亭”;写玉兰则以“东风日夜发,桃李不禁吹”形容;“貌菔含妙香,来自天兰国”一句介绍了貌菔的特点,产地。以诗入画,画随心走,是这四开册页的绝妙之处。
    此册页看去很是潇洒,运笔似乎也很随便,但细察会觉得十分讲究。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花卉笔墨放纵,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用墨设色,则如徐沁所渭“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以寥寥数笔,能勾世间万物,是对陈白阳一生的写照。书法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诗文书画均有明显个性,当是其中晚年不可多得之佳作。
 
【名称】明 陈淳 花卉图册
【年代】明代
【简介】(二十开)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院藏
    图册共二十幅,册首有文彭棣书“写意”二字,绘花卉蔬果,水墨淋漓。选其二幅。《石榴图》以淡墨写出细枝,两双石榴,有成熟沉重之感,妙在笔断而枝意仍连。《墨蟹图》写水面浮出墨蟹,伸出粗壮双钳,取食低垂稻谷,笔意简练而形态生动。而稻穗稻叶,则以细笔淡墨,飘逸有致。江南水乡平凡的小景物,赋予笔情墨趣,而得生机,尤为可贵。此册作於明嘉靖二十三年,陈淳是年逝世,应是其最晚之杰作。
 
【名称】明 陈淳 牡丹诗画图 
【年代】明代
【简介】 手卷 1544年作
    后行草书题:甲辰(1544年)四月望日,舟泊南湖嘴上,风雨甚寒,忆城中是日赏花,以零谢之。右于舟中寂寥,聊诗寄兴,此行乐之首。又行草书牡丹诗九首,末款:道复。钤印:复父氏、复生印、大姚
 
【名称】明 陈淳 花卉图卷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  天津博物馆藏
    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画上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其书为行草,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其画家的不平经历。自宋元以来,写意花鸟画就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发挥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的,应该归功于徐渭。
 
【名称】明 陈淳 书画双清卷 
【年代】明代
【简介】手卷 水墨纸本 甲辰(1544年)作 
    款识:嘉靖甲辰春日书并作小图,道复记。印鉴:陈氏道复、笔研精良人生一乐
    董其昌卷尾题识:白阳山人为盛时逸品,奇兴笔墨,潇洒不群。兹所作水僊图,翩翩有凌波之致,并赋一篇书法,高古俱非尘寰中物色也。雅人自能爱之秘之。其昌识。钤印:董玄宰、太史氏
    钱谦益题识:虞山钱谦益鉴赏于碧梧红豆村庄。钤印:钱谦益印、牧斋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