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14 (海上画派 吴湖帆 13)
吴湖帆1924年定居上海,气质上却是文人气浓厚的吴门正派。其在审美趣味上的特点,便是在堂皇平正中追求萧散闲适。作为正统派画家,要有对传统的深广认识,而这主要体现在收藏、鉴定与画史研究的统一上。由于出身收藏世家,优越的条件,加上个人勤奋,使得吴湖帆的“梅景书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为东南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中心,大凡书画词曲博古棋弈的一代俊彦,几乎皆出入其中,使得吴湖帆有条件在收藏与鉴定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画史,同时逐渐将自己对画史的研究贯穿于创作之中,在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临古作品,便占有相当的重要性。
33 寒林平岗 水墨
《寒林平岗》,此帧以水墨成之,烘托出秋深冬初之际,江渚萧瑟的荒幽境界。由题款用印及笔墨观之,应是吴氏三十年代后期的作品。
34 拟各家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35 溪山渔乐图 手卷 1939年作
款识:1、溪山渔乐图,罗福颐谨题。2、拟戴文进大意于梅景书屋,已卯仲春二月朔,吴湖帆。3、三十年二月下浣陈树人。4、篆香阁主吴青霞题。5、桃花雨歇春潮长,江中鲤鱼随水上。香蒲叶短白鹭飞,渔父乘船自来往。船头巨罾三丈余,辘轳引缏如引车。浪花触船鱼乱跃,儿女相顾争欢呼。江头卖鱼朝买谷,晚来还向江头宿。老翁不愁儿不啼,新妇般中炊欲熟。俚句奉题,湖帆先生溪山渔乐图,翁闿运。印鉴:罗福颐印染2、吴万、倩盦、师农堂
36 黄山奇景图 设色纸本 庚辰(1940年)作
37 王湘碧春山烟霭 立轴纸本 1942年作
38 秋山积翠 设色纸本 庚辰(1940年)作
39 南山齐寿 立轴 水墨纸本 1940年作
40 秋山读易 立轴 庚辰(1940年)作
41 密林陡壑 立轴
42 松风云海 镜心 庚辰(1940年)作 (142.26万元,2009年5月北京诚轩春拍)
题识:庚辰春暮,效唐子畏笔法,写松风云海图。倩庵梅影书屋遣怀。钤印:吴湖帆印
《松风云海》构图别出蹊径,近景两块巨石,兀然从画面右侧向左上横插画中,俯视莽莽的松林与云海。画面下方小径自松间而出,仿佛看画者是拾级而上许久,方穿过一片山松,到达此境。云海灭没处,稍稍露出中景与远景尖耸的山峰。顶端巨石上的苍劲老松,如虬龙般探向空中。两位青襟老者对坐石台侃侃而谈,台下松海入目,头顶仍有峭岩为景,清新淡雅至极。吴湖帆画题“效唐子畏笔法”,他在《丑簃谈艺录》中曾评价唐寅“其山水皆云师法李唐,实只细笔一种而已,晚年粗笔一派,与吴小僊、张平山相似。而小僊、平山便如魔道,是六如书卷气胜也。”此幅《松风云海》以新颖的意境,表现出画家法古而化古的才能,足以窥见他对待画史与创作的态度。
1939年夏,吴湖帆夫人、出身名门的潘静淑去世,给吴湖帆带来深深的折鸾之痛,他在潘静淑遗作《华曼倩影图》上写下“点点相思,总肠断音书难寄”的悼亡之句。潘静淑早逝,对吴湖帆刺激很深,悲痛常不能自已,从此更名为倩,号倩庵。因此,在作于1940年的《松风云海》中,题识“倩庵梅影书屋遣怀”。
43 王石谷临巨然江山无尽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庚辰(1940年)作
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的著名画家。他学养深厚,知识渊博。他的绘画特征正如谢稚柳说的具有“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又如郑逸梅所语:“托兴作金碧楼台,错采镂华,极其缜丽,却一洗俗氛伫气,而别含古趣。”被推崇为最标准的继承中国画传统的海上大家。吴湖帆山水画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集古而大成的传统面貌,从中可以窥见其秉承了王翚的画学思想:“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把传统山水的青绿、水墨、浅绛几种画风相互调和,创造出一种把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熔铸于一体的新古典山水画。从他的山水画中似乎处处都能寻见前人的影子,讲究笔笔有来历,但不留斧凿痕迹,如此幅溪山无尽图手卷,随手拈来,浑然一体。与同时代画家相比,吴湖帆不是顽固的守成,也并非锐意的革新,如同四王的“集古”、“集成”的创作方式。是艺术上的反复锤炼与渐进积淀使他具备了游刃于传统之中而不为前人成法所束缚的功力和能力。吴湖帆的山水画深受南方传统文人画学观念的规范和限制,始终不脱离“正脉”、“法派”的藩篱,但有趣的是,他的突破也正是从这种观念的束缚中超越出来的。可见,吴湖帆绘画的南北相容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他在大胆吸收北派青绿的同时仍不失南宗本色,化雄强为柔媚,化富丽为婉约,最终目的仍是体现南方文人的审美观。
44 仿黄鹤山樵 立轴 1941年作
45 马遥父晴麓横云 辛巳(1941年)作
46 文衡山落木寒泉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壬午(1942年)作
47 清溪渔隐 立轴 1942年作
48 仿黄鹤山樵 立轴 1942年作
49 仿江贯道山水 设色纸本
50 秋山萧寺图 立轴 壬午(1942年)作
款识:石田翁秋山萧寺图笔法,在叔明云林之间,董文敏云:进溯穷源实董、巨嫡派也。壬午冬日雪窗偶仿大意,吴湖帆。钤印:倩盦(白)祘如此溪山甚时重至(白)
吴湖帆是眼高手高的大画家,收藏既富,学养亦深,创作尤勤,所作往往有一股既洒脱又富贵的绅士气。但是自从1939年夫人潘静淑去世之后,他情绪低落,伤感至深,不久他母亲因为儿媳去世悲伤过度引发沉疴也去世了。吴湖帆精神受到巨大打击,难以自拔,以至那两年他拼命吸食鸦片,幸好有顾抱真的体贴、安慰,他才从悲痛中慢慢解脱出来。后来,他与顾抱真成为眷属,美满了生活也美满了后半生的艺术。《秋山萧寺图》作于1942年冬天,正是他与顾抱真结婚之后所绘,画面呈现出一种仿佛罩了阳光般的暖意,才情又回到了他的笔下。画上款识说,此作乃写沈周《秋山萧寺图》大意,吴湖帆是沈周作品的富户,当年梅景书屋曾藏有沈周三个手卷,分别为《游张公洞卷》、《西山纪游图卷》和《吴山奇境图卷》,都是沈周传世作品中的上上品。所以,对于沈周他不仅服膺在心,而且了然于胸,故而绘此《秋山萧寺图》他能够熟稔如此,仿佛信手拈来。所题虽寥寥数语,却叙说笔墨缘由,洋溢一股学养气。
51 溪山红枫图 镜片 设色绢本
52 山水 手卷 绢本 癸未(1943年)作
53 天平山一线天 立轴 癸未(1943年)作
题识:千年松树龙鳞在,一道溪泉燕尾分。金元玉虎丘胜会诗句。癸未冬日,偶写是图,略似吾吴天平山一线天景入口处。倩庵吴湖帆识。印鉴:倩庵画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
这幅《天平山一线天》是吴湖帆四十年代初的精品力作,更是他丹青华佗的绝佳注脚。此图著录于《梅景画笈》第一辑。该画册是1943年,吴湖帆的门人子弟为颂祝先生50岁生日而编辑其近10年佳构而成,共50图,合50寿之意。在画笈里的题识为“千年松树龙鳞在,一道燕泉分燕尾。金元玉虎丘盛会诗句,癸未冬日偶写是图,略似吾吴天平山一线天景,聊博士魁先生一粲,倩庵吴湖帆识。”与现在看到的题识略有不同。此图成于1943年冬天,由吴湖帆赠予“士魁”先生,再由门人征借入刊。后来,因缘际会,此图辗转重回梅景书屋,为自藏之便,吴湖帆将“聊博士魁先生一粲”挖去,在“天平山一线天景”下补“入口处”三字,并把“倩庵吴湖帆识”移行置于其下。整个改动妙至毫巅,神乎其技。
都说画如其人。吴湖帆的画,尤其是山水画,透着与他身世个性相应的安静、典雅、雍容、华贵。“一线天”同样如此。尽管此图似是对诗句本身的忠实描述,但线条之凝重洗炼,构图之大胆雅健,笔墨之秀美华滋,非吴湖帆而不能为之。诚如裔孙吴亦深先生所言:“其书画透婉约之清秀,喷豪放之气势,集文人之儒雅,显古艺之静朴,精益求精,外求极品之顿挫,内透个性之灵光,实乃其毕生极力所向,千古艺坛,唯山水之正流,乃集大成之佼佼者也。”
54 吴湖帆山水画欣赏
55 秋山飞瀑 镜心 癸未(1943年)作
56 仿赵文敏笔 镜心 癸未(1943年)作
57 秋山行旅图 立轴 陆恢 吴湖帆 1943年作
58 倪云林江岸望山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43年作
59 白云风木 镜心 1943年作
60 鹊华秋色图 镜框 水墨纸本 1944年作
61 雨村烟树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62 云烟楼阁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63 松溪仙隐 立轴 纸本 1944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