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68 (海上画派 林风眠12 花鸟)

2016-06-24 10:09:1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赏析林风眠-花鸟画
 
大师林风眠在数十年的探索中,创造出“林风眠格体”,即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他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他的画形式上是西画,但它表现的是中国画的意境。在林的作品中,常见的绘画题材有仕女、荷花、芦雁、风景、盆花、白鹭、裸女、京剧人物等。作品大多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意境。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大师林风眠的情感如狂风暴雨,激荡,冲撞着胸中暴裂的火花。著名画家吴冠中借用京剧的腔来说明林风眠的艺术特色。他说;林风眠的腔是独特而鲜明的,他寓圆于方。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装仕女,修女,缩颈的乌鸦,猫头鹰,莲花,浮萍,团扇,柠檬,秋叶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谱入了林风眠的唱腔。但他又不仅仅局限於圆,在使用圆这个盾牌的同时,不断挥舞长矛,锋利的苇叶,漂拂的柳丝,横斜的枝叶,白鹭的腿,渔翁的竿……,形成既对照又和谐,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林风眠的这些特点对当代画家有深远的影响。艺术家使其作品达到了这样一种超脱的境地时,艺术家及其作品就属于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绢本设色《白鹭》
  我们从这幅画中看到,西方绘画艺术对林风眠影响的痕迹。
 
 纸本设色《双栖》
   我们看到:那醉人的缠绵,憧憬未来,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纸本设色《双栖》 
我们看到画面;丫的交错盘结、心形叶和紫色花的分布及其颜色的浓淡变化、光影的效果,凸显“林风眠格体”特有的绘画语言,你看;树上的那对小鸟并肩依偎,似乎有说不完的情话,作品向观者暗示和谐夫妻的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伉丽深情,此刻我被感动了。
 
纸本设色《双鹤》
    鹤成为林风眠花鸟画的主要代表,林风眠笔下的鹤,只用五六条线,极为准确而又传神,画面上的芦苇,用墨彩的浓淡变化表现池塘与水的丰富层次感。整幅画将鹤置於画面中央其取景如摄像头,在缓慢推进中凸显对象的动感、力度和美感。
 
纸本设色《寒鸦》
   大师林风眠笔下的小鸟个个姿态生动,树枝的线条坚挺锋利,所展现的空间层次,丰厚而富变化。意境上是纯粹中国人文的雅趣,富于人格精神的意象世界。
 
纸本设色 《秋叶小鸟》
   大师林风眠笔下的小鸟,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在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
 
纸本设色 《三思》
  鸟儿啊,古人云:“三思而后行”这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花鸟》瓷盘
   小鸟沉静而自信,远离喧嚣世俗纠葛,这种和谐之美,是绚丽与宁静的世界。
 
纸本设色 《渔归》
   大师林风眠画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画法中西合璧,达到了挥洒自如和炉火纯青的地步。
 
 
纸本设色 《两只小鸟》
   欣赏大师的画可以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在这里歇息,情感得到净化,缓解压力藉此保持心里平衡。
 
纸本设色《三鹭》
   画面以一种极其修长的线条来表达的静穆,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意识层面中的宁静,更是汇聚了画家独特的人格美丽,作品完美诠释了静谧与安然自得意境,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啊!
 
纸本设色《群鹭》
    画面为我们展示着一种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而林风眠先生的艺术,更是把这种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纸本设色《绿叶小鸟图》
    大师林风眠的画特点鲜明,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观者一望即知。
 
纸本设色《鹭鸶》
作品体现了大师追求“淡泊”与“宁静”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纸本设色《小鸟》
   艺术家通常用自己的作品表白最真诚、最坦荡的内心。这种和风细雨的表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激流,冲洗着每一颗被尘世污染了的心灵。
 
纸本设色《秋骛》
林风眠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巨匠,他的中西融合作品得到了国际上广泛认可,并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如果说张大千是传统派的杰出代表,齐白石是民间派杰出代表,那么,林风眠就是海归派的杰出代表。值得指出的是;林风眠的存世作品较少,加上林风眠作品造假难度很大,因此,林风眠的作品更显弥足珍贵。
 
纸本水墨 《立》
   这幅作品是林风眠的著名代表作,其印刷复制品经常出现在各类刊物杂志上,画面用轻松的笔墨画了一只孤零零的小鸟立在枝头上,是表现作者独立不羁,悲愤厌世的内心世界,其实更多的只是一幅普普通通的画,表现生活中一个侧面而已,也许表现一种心境,也许表现内心的期盼。

纸本彩墨 《花间情侣》
   画面使我联想到;黄梅戏《天仙配》中著名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作品精炼的笔墨、温和的色彩和宁静的意境,宛如一首优美的抒情散文诗,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生活是多麽美好啊!

纸本彩墨 《鸟语花香》
   画中的小鸟个个姿态生动,树枝的线条坚挺锋利,所展现的空间层次,丰厚而富变化。意境上是纯粹中国人文的雅趣,富于人格精神的意象世界。

纸本彩墨 《鸟语》
   大师林风眠笔下的小鸟,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在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它们沉静而自信,远离喧嚣世俗纠葛,这种和谐之美,是绚丽与宁静的世界。疲惫的心灵,可以在这里歇息,情感的倾斜,能够藉此加以平衡。表达了大师追求“宁静”的高层次精神境界。

纸本水墨《猫头鹰》
     夜,几缕不经意的风。在黑暗中中世纪的骑士诵读夜莺曲给偷情的美妇人。闭着一只眼,睁着一只眼的猫头鹰;或许此时的猫头鹰在聆听恋人的海誓山盟,或许此刻的猫头鹰正在为这对恋人站岗放哨呢。

纸本水墨 《竹石》
    这幅作品是林风眠早年为他的绘画启蒙恩师梁伯聪所绘,在画法上没有用其一贯的"中西调和"法,而是仍采用了一些当时流行的传统大写意水墨技法(海派风格),也不失为另类格调。

《双鹭》
    林风眠的画,有倾向于色彩表现和水墨表现两种形式。其水墨画常以简练的线条和阔笔墨块、富有韵律的构成,表现恬静的鹤或鹭及荒寂的自然景物,表露出内心的孤寂和对民族的忧虑。

《鱼鹰小舟》
  我们看到画面;几道淡黑横扫,将天、地、水表现得空旷渺远。又以几笔重墨画就小舟、芦苇和两只相依的鱼鹰,自然流畅又耐人寻味,为林风眠典型的水墨图之一。林风眠是走在中国画变革最前列的画家,他的美学思想具有超前意识,他以一生不懈的努力,证实了中西融合亦是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可行途径。

《舞》
   我们看到画面上;白鹭那优美的造型,大师用精炼的笔墨,表现出温和的情调和宁静的意境,宛如一首优美隽永的抒情诗。

林风眠《生之欲》
    《生之欲》所画的是四只老虎(4只老虎,两大两幼)从芦苇呼啸奔夺而出,命题用了哲学家叔本华的名句“众生皆有生之欲”,《生之欲》传达的精神内涵,试图用绘画语言诉说形而上的理念。《生之欲》,或许受叔本华的某些启示。但所画四只虎,分明是象征了一种生命的渴求与自信,与叔本华悲观论又大不相同,而表现出一种向上的乐观的撞憬。形式内容都依然是表现主义风格的,但在具体技巧的运用上,则用了中国水墨绘画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法,这无疑是林风眠早期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件作品,体现了他力图把“东方艺术”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形式溶为一体的艺术主张,正和蔡元培在斯特拉斯堡展览会上所发表的“学术上调和与民族上调和”一文的宗旨相合。1925年的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博览会上,当蔡元培在中国馆中看到这幅虎图时,高兴地赞叹道:“得乎技,进乎道矣!”

纸本彩墨《鸡冠花》
   在林风眠归国直到三十年代末期他退隐的十年时间里,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中西调和"画法的研究,这幅作品就是当时这段时期内的代表作,绘画的主题内容上不再具有明确的现实主义题材,色彩也有灰暗的色调转向明快的鲜艳色调,这既有政治环境的影响,也和他追求画风的变异有关。
    这是一幅比较写实的用水粉色绘制的花卉静物画。采用方形构图,花卉呈扇子形势态展开,花的高低、大小、穿插安排得非常生动;使用的笔法丰富多样,有力地表现出形象和质感;用色厚薄相宜,主体花卉颜色画得厚,色彩饱和鲜艳,光辉耀眼;背景、桌面色薄,使用水分较多,色调柔和,具有深远感,整个画面构图饱满紧密。

纸本彩墨《鸡冠花》  
   画面以明快而鲜艳的色调和强烈层次感给观者强大的视觉冲击。
老一辈漫画家米谷曾这样评价林风眠的画“像一杯醇香的葡萄酒,使人陶醉于美的艺术享受与想象之中。”

纸本彩墨《大雁》
   作品把主要景物置画面的前景或中景,远处则层层平远,用以产生沉静、深远、平和的情绪与境界。
 
纸本彩墨《芦雁》
   林风眠一贯的风格;以平远式构图展开,显示了,为作品笼罩一层孤独忧郁的薄雾:平静的秋水映着远山的倒影,岸边;或是一行芦雁直飞而过;而苇叶在风中抖动,远处烟霞弥漫,使人顿生荒寒凄凉之感,久久挥之不去。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