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88 (海上画派 陆俨少 3)

2016-08-04 12:01:3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陆俨少生平:在中国当代画家里,专以深入传统笔墨精华乞求变法的,能获得成功的很少,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则更少。能深入传统而又形成自己突出风格的近代画家,除了黄宾虹先生之外,大约也只有陆俨少先生了。              

  陆俨少一生经历坎坷。他的父亲陆韵伯承继祖业在上海嘉定县开设了一家米店。1909年,陆俨少就出生于这户殷实的商人家庭,他又名砥,字宛若,陆俨少幼时小名骥,字俨少,后以字行。

  可能是某种天赋的作用,年幼的陆俨少尚未识字,就喜爱信笔涂抹。儿童的信笔涂抹终于召唤了艺术女神,十三岁时,他偶然得到石印本《芥子园画谱》,便如饥似渴地临摹。十四岁高小毕业,赴上海入澄衷中学读书。通过一位老先生高晓山的教育,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画。中国画玄远深邃的画意,流畅的线条在感性上引起了他极度的兴趣,他在校图书馆见到一部有正书局出版的《中国名画集》,因不能出借,便带了笔砚在馆内临摹,凭着良好的记忆,他从而初知了中国画传统的源流派别及笔墨运用;课余的时候他又摹刻《十钟山房印举》,学秦汉印和清代一些名家的刻印。就这样打下了很好的美术基础。青年时代的陆俨少非常勤奋。他几乎没有别的娱乐,空闲的时候他不是作画就是练字要么就是读书,每天早上闻鸡起舞,四时就起了床,因寝室里没有桌子,便把一只大皮箱搁在方凳上当桌子,静静地坐在床沿练习书法,而此时他的同学还在梦乡里呢。他初学龙门石刻的《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接着又临《张猛龙碑》《朱君山墓志》等。中学毕业后,经父亲同意,陆俨少进入注重中国画的无锡美专。希望进一步在绘画上得到深造。他借到一部《画学心印》,便点着煤油灯看到深夜。后来觉得学校教员的水平不高,加上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到半年陆俨少就辍学回家了。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