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06 (海上画派 张大千人物 13)
101 柳下仕女圖
题识: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張大千爰。钤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102 仕 女 1945年作
103 仕女 1946年作
104 莞尔仕女 水墨纸本 1949年作
105 贵妃出浴图 水墨纸本 1949年作
106 折柳仕女 1946年作
款识:丙戌二月,写与碧漪仁弟,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张大千在四十年代初从敦煌归来之后,画了许多别具面目的仕女画。此图即是1946年早春画赠其学生侯碧漪的。画以白描法勾勒而出,线条细劲畅达,宛若细丝游鸿,不着朱彩,已是神采飞扬,仕女形象娴静娟好,一手举折枝,似若有所思,用笔轻灵飘逸,是他仕女画成熟期的典范之作。此画以皮纸作画,故显得入木三分。
107芭蕉仕女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108 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09 蕉荫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10 芭蕉仕女图 1946年作
题识:丙戌十一月,写与碧园仁弟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寂笑斋
自四十年代初期至离开大陆,是大千精力最为旺盛之时,才思敏捷,目力亦佳,是其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颠峰时期。谢稚柳先生说到“大千的人物画本来就画得很好,但到敦煌后,目睹了从来简籍所不备的丹青千壁,北魏的冷以野,山林之气胜;隋人的温以朴,宁静以致远;唐人的还焕其文,浓褥敦厚,清新俊逸,并擅其妙,叹为“先迹之奥府,绘事之神皋”。尤其是唐代的作品,那种辉煌而灿烂、豪迈而雍容的气度,他认为是最高的艺术境界。所以,当他临摹了大量壁画之后,他自己的人物画风,也完全舍去了原有的格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论他后期的人物画格,正是从此而来的”。
111 唐后妃图 立轴 1946年作
款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宫王母使。玉纤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浣溪沙》。丙戌三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白)、蜀客(朱)、大千富昌大吉(白)、大风堂(朱)
题跋:微妙香洁。张蝯临唐画后妃象,世人必疑为观音菩萨矣。千里题字。钤印:杨千里(白)
112 含娇低粉 立轴 纸本设色
款识:含娇低粉面吹气,搵檀心何因洛神赋,疑曹植到今。凤翎仁兄笑正,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
此《含娇低粉》中的美女,脸庞丰腴,双目清澈,小口肥唇,以淡彩匀出脸颊以淡墨匀出发式轮廓的结构,却用镂刻细密的凤钗与珠饰摇摆作为对比,也因而免除了头重脚轻之虑。窄袖连身丝质长衫裁剪合宜,隐约浮现衫下肢体的阿娜曲线,姿态妩媚撩人,面部表情却又娴静端庄,整体看来,呈现画中女子一派高雅大方的气质。
113 戏效唐六如笔
114 桃花仕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每叹飞英委暗生,天风飘堕世无因。画中非幻亦非真,浪蕊浮花终易尽。倡冶叶霎时新,为谁怨损作残春。丙戌六月漫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春愁怎画
115 薛涛咏诗图 立轴 纸本 1945年作
款识:玉阙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撤青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乙酉上元,写似卧楼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
四十年代,赴敦煌临摹壁画以后,他的仕女画风格发生了开创性的转变。通过临摹,张大千从中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画的艺术创作技法,可以说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巅峰时期。这幅作于1945年的《薛涛咏诗图》,正是这一时代的精品之作,在造型上取盛唐雍容丰腴的人物形象特征,线描取北齐圆劲爽健的用笔,运笔稳健而潇洒。重彩重色,敢于用纯色搭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绘画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沉著明丽却不失和谐。加之服饰上的纹样组合。使整幅作品华彩富丽,雍容典雅,富有健康之美。
116薛涛制笺图 1946年作
117 薛涛制笺图 1946年作
118 薛涛制笺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19 持卷图 设色绢本 1946年作
题识:梦蹙春痕,愁淹眉晕,小阁蜃曲,暗竹掩花遮簇,斜阳深院并肩坐,永忆同心,密结双挽。海石盟言枯烂,解佩留珠,待何时重见,误幽期,数叠屏风,面添离恨,再度蓝桥畔,漫恋短漏,残更早,天明人散,照凄凉缺月,穿孤馆,谁家弄调促朱弦,叹怎奈是,折了朱弦折愁弦,不断琴星月。漫和清真。仲干学长法家正之,丙戌十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
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画风丕变,色浓体古,华贵雍荣,线条高古游丝,直继唐人。此画为李健所绘,李健为江西临川人,字仲干,号鹤庐,书法家,清道人李瑞清之侄,书法真草篆籀无不工,亦善画善治印。清道人为大千之师,故张大千称李健为学长。
120 薛涛制笺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杨柳青青乳燕飞,楼头思归试长衣。剧怜不画凝妆态,知有天涯人未归。丁亥春仲,写似石湖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沙河村居涉事。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121 玉关金城 镜片 水墨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彻云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作绛桥。丙戌夏五,沱水邨屋,似霭邨仁兄方家清赏。大千居士张爰,用白描法。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
122 簪花仕女图 镜片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绣幕逢迎罩尽垂,柳梢楼阁淡春姿,下晴燕子故差池,留染旧香尘一卷,还携残梦落花迟,燕台好句没人知。《浣溪沙》。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父、张爰
此幅仕女图,人物造型准确,设色鲜丽。人物雍容华贵,丰腴娴雅,肩部丰润,面如满月,发髻梳理整洁,其发髻用细笔画就,根根凸现。眉如弯月,细若游丝。眼似卧蚕,黑目青犹如朗星。最为神奇的是,其内眦角用淡淡的红晕点出,不仅形象逼真,且黑,白,红三色相映妙趣横生。衣着文饰贴身合体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123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124 明 珠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卷绣廉,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桩浅,向晚水纹如彀。凝远目,恨人去寂寂,风枕孤难宿。倚栏不足,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可怕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径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张爰之印
125 仕女 立轴 1948年作
126 唐宫鹦戏图 立轴 1948年作
127 贵妃鹦鹉图 1948年作
128 杨妃调鹦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谭宾录,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甚聪慧,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上每与嫔御,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太太呼雪衣女必飞局中,鼓翼以乱之。丙戌夏五,沱水邨居涉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摩登戒体(朱文)、大千(朱文)、大风堂(朱文)
此幅描绘头戴巨大凤饰、缓步前行的杨贵妃,突然被飞来的白色鹦鹉扑翅停于肩上,因惊讶而转首耸肩,回首注视,两手抬至腮边作出曼妙的姿态,头饰步摇也随著晃动起来,显示中国人物画中较为少见的动态表现。杨妃身躯的衣纹探取钉头鼠尾、转折流丽的线条,比较接近明代人物画大家唐寅(伯虎)的风格。图中的杨贵妃,脸颊丰腴娇嫩,採用古代三白法的设色,除了用淡硃烘托以外,又在额、鼻、下巴三处留白,或在纸背托粉,使其不著痕迹。最后在鼻、眼、面颊及手部再用深赭重钩,以表现温暖的肉色。长眉及瞳孔皆用浓墨,衬托出杨妃美眸的清澈眼神。
此画的题材,乃是根据《谈宾录》一书中记载,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岭南进献一隻聪慧的白色鹦鹉,杨贵妃等呼牠为“雪衣女”。每当皇上在内廷博戏将输之时,左右就会传呼雪衣女,牠就会飞来局中,鼓翼捣乱。大千稍变主题,作成此幅。大千对此一创稿,想必十分珍惜,因此就此稿本,曾经一画再画,不过有设色和白描,工笔和写意之异。
129 鹦鹉仕女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130 仕女图 立轴 1946年作
131 仕女图 立轴 1946年作
132 仕女图 立轴 1948年作
133 凤凰女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蓬莱弱水三千里,王母蟠桃一万年。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板到寿杯前。恭介米老伯母六十荣寿。张爰再拜。钤印:大千大利、张爰、摩登戒体
题识:此十年前仿唐子畏摹,与近作固当小异,乱离中馥庭兄犹护持之。丙戌十一月携来见但增怍。千弟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毫緑
此幅《凤凰女》,画面中的仕女目光专注,若有所思,从容优雅。用色清淡透亮,仕女乌緑浓黑,薄染胭脂,一点口红,是全幅引人视线的亮点,淡墨细笔钩描衣纹,淡细至有无间。仕女头饰凤簪、衣之领、袖、腰带均粉色明丽,姿态优美,气质闲适。
134 仕 女 镜心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明月王郎曲,竹枝湘女讴。秋风寒霞下,襟里故生愁。丙戌八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大风堂(朱文)
135 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136 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137 执扇仕女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丙戌十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
此帧《执扇仕女》作于1946年,题跋将焦点指向西汉才女班婕妤。班婕妤是山西朔县人,汉成帝的妃子,才女班昭、文学家班固的姑姑,出身名门,是世家之女,妙龄年华被选入宫中。她贤惠淑德,文学造诣非凡,有辞辇之典故,成为汉成帝亦妻亦友的宠妃。赵飞燕入宫之前,班婕妤最为得宠。随着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的崛起,班婕妤受到冷落,并遭遇许皇后巫蛊案的牵连,境界凄凉。明智的班婕妤只好自请于长信宫侍奉太后,并作诗自陈,其《怨歌行》曰“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典故名为《秋扇见捐》,正是大千画中之意。
大千笔下之仕女手执团扇,团扇又名合欢扇,仕女神情寥落,似有所忖:恩情不再,空余合欢扇,未免令人生出怜惜之叹。大千有一知音,乃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纳兰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引多少唏嘘喟叹。看画思古人,丹青不言,心绪万千。此帧仕女,是他倾注感情色彩的极佳之作,诗书画印无不精妙。
138 柳下相思 镜心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绣幕逢迎罩书垂,柳梢楼阁澹春姿,乍晴燕子故差池。留染旧香尘一卷,还撑残梦落花迟,燕台好句没人知。《浣溪沙》。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139 执扇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佩芝女士清属,丙戌十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历劫不靡(朱)、张爰之印信(白)
此幅画写于1947年,此时张大千正值精力旺盛的中年,所作的作品多、质量高,为其人物画创作的巅峰时期。此幅为张大千赠著名摄影家郎静山的夫人雷佩芝的画作。画面一仕女手拿团扇踱步庭院,翠竹矮树轻灵雅淡。整幅画面以简洁疏朗之笔做就,表现了恬淡清雅的生活气息。
140 蕉影春深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似曾相识燕莺吟,赶上江南春已深,试展芭蕉青一尺,旧年颜色旧年心。丁亥十一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和印(白)、大千居士(朱)、锦瑟云璈争为寿(朱)
141 仕 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丁亥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摩登戒体、张爰私印、三千大千
大千对古诗词有很深的修养,自己也善于写诗填词。优美典雅的古典文学深深吸引着他,引发他歌咏和表现的创作激情。故而大千热衷于画古装仕女,而且常以古诗词为主题,构筑出富有诗意的情境。古典主义的情境和带有现代气质的形象结合成一体,使其仕女画交织着古典美和现代美的双重意趣,这种混合型的仕女也就成为大千式的艺术类型,在现代画坛上自成一格。
142 罗裙艳红对春风 立轴 1947年作
143 小憩图 镜心纸本 1947年作
144 扑蝶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丁亥十月,道之仁兄方家博教。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扑蝶图》或为画赠闽中才女王真之作。画写主仆二人手执团扇联袂扑蝶,衣纹簌簌,自有圆转之妙,而其体则似弱不胜衣。整幅空无背景,但其线条则让人觉得宛然后花园中。
145 琵琶仕女 设色纸本 丁亥(1947年)作
题识:琵琶四弦,汉乐也。初秦长城之役,有弦鼗而鼓之者。及汉武帝嫁宗女於乌孙,乃裁筝筑为马上乐,以慰其乡国之思。推而远之曰琵,引而近之曰琶,言其便於事也。丁亥十月,偶写琵琶仕女并书。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三千大千、摩登戒体
琵琶最早见之於文字是在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琵琶原来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演奏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考古资料表明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直柄圆形共鸣箱,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当时称作“胡琵琶”,曲颈,梨形音箱,四柱四弦,横抱用拨子演奏。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大千无意关心史学家繁琐的考据,管它是直项还是曲项琵琶,乾脆用布将它蒙住,“犹抱琵琶半遮面”,此刻变成“犹抱全遮面的琵琶”,画家内心想的是汉武帝嫁女的感性故事,是思乡的愁绪,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乐声……
146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147 松窗仕女 镜心 水墨纸本 1947年作
张大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创作的仕女画,基本上是他醉心于唐画风尚的不衰激情的反映。这帧作于1947年的仕女图,便是其中例子。画中仕女樱桃小嘴,双手轻托香腮,意态婀娜,十分撩人。整幅以中锋用笔,笔力浑厚,不烦不躁,取法自敦煌壁画所陶铸成的流畅清劲的线描形式,充满着高贵典雅的美感,摆脱了早期娟秀纤弱之态,成功塑造一种丰满雍容的气度。
148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149 仕女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150 凝竚图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孙鸿仁兄法家正之,戊子七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朱)、三千大千(朱)
题跋:张大千此图大为唐人情意,为其敦煌归来之作。甲戌(1994年)酷暑,谢稚柳鉴题。 钤印:稚柳(朱)、壮暮(白)
此作以白描笔法为主,淡墨细线勾画出仕女轮廓和衣纹褶皱,嘴唇、眼睛、细眉等处又加一道焦墨,以增加人物的体积感和质量感。头顶配饰亦以白描法为之,凤冠留白,余饰敷色。如云秀发则先以细线定性,又用淡墨略染,再以浓墨积染而成,施墨层层分明有序,秀发质感顿生。服饰大部留白,仅有袖口、领口、飘带及腰间配饰处以花青、石绿、朱砂着色,意为调和画面,使画面更加鲜活。此图线描飘逸潇洒者力贯始终,曲折蜿蜒者如随风摆动,一笔一画工致精细,珠簪配饰均一丝不苟。作品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端庄杂流丽,婀娜寓刚健,实为大千仕女图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