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13 (海上画派 张大千人物 20)

2016-10-29 19:13:2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 ”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
张大千的人物在二十世纪中国画中代表的是与徐悲鸿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后者以西方素描写实主义带入人物画,希望通过精准的造型使绘画更好地表现现实;而张大千则是探索一条复兴明清以前更早传统人物画传统的道路。大千最初的人物画学任颐等海派画家,在二十年代晚期,他开始有意识地远离海派过于程式化的表现,转向华嵒、张大风人物画的学习,一直维持到三十年代中期,再参以唐寅、浙派吴伟等人物画风。

 

 1 松下高士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静庵十兄从破纸堆拾得此十年前旧作,命点染成之。癸酉(1933年)十月,弟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

  “高士图”是历代人物画中的重要题材,画家们喜欢描绘古代品行高尚之士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以表现对高士的仰慕或对其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张大千亦喜欢描绘此种形象。画中人物以淡墨线条浅勾轮廓,人物面部并未敷色,而是以留白法表现出高士的超逸,形神兼备。一颗孤松沉郁朴拙,苍古奇崛,与周围萧疏的秋景和高士清逸潇洒中略带疏懒情致相互呼应,整个自然环境幽深雅静,衬托出人物闲淡平静的内心世界和潇洒脱俗的性格。

2 东坡后赤壁游 立轴 1925年作

  款识:大涤子有此本,盖坡公后游赤壁也。临奉承德老兄鉴家博。乙丑,大千倚装。钤印:季爰之印、大千居士、它山之石

  题跋:季爰自得髯所藏大涤子巨幅册子,笔力更雄厚。此帧写东坡后游赤壁,儒冠古服,真能得其划然长啸、草木震动之旷怀。大涤原本恐尚不能到此。承德先生雅属。乙丑十月三日,曾熙。钤印:曾熙之印

  张大千此帧《后赤壁赋》作于乙丑(1925)年,前人石涛曾画过。画面上部有曾熙跋语,对弟子此作颇为推许。此作笔情恣肆,淋漓洒脱,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构图上,巨石斜亘,占据了四分之三画面,突出了《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履巉岩披蒙茸,据虎豹,登虬龙”之意,于变化中求得和谐,于墨色的局限中求得完美效果,以奇制胜,富于创造性,将赤壁的山石统一为整体表现出来,同时又交代了平远、深远、高远的场景,浑然一体,小中见大,含蓄地表现了赤壁的雄奇壮美。在人物设置上,东坡在山崖前端严而立,须髯飘洒,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与山水融为一体,既表现了其博大的胸襟和磊落的性格,更突出画家绘画技巧和综合功力的高深。

 3 高仕图 设色纸本 乙丑(1925年)作

  款识:偃蹇崖上松,松皮白於雪,不知几千年,或恐化为石。乙丑二月,大千居士并记。钤印:大千居士

  题识:风辈松涛亦可听,独自行步上幽林,明当约伴南山去,荷插云中剧茯花。大千居士爰,又题。钤印:张爰印、大千

 4 玩砚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25年作

  款识:爰。钤印:大千居士

  题跋:此老端方性不圆,冰清玉洁石同坚。非因强己乔模样,道味深醇体自然。乙丑五月,农髯曾熙题。钤印:曾熙之印、曾熙诗书画印

5 观瀑图 立轴 纸本 1926年作

  款识: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老之正舞前。我拟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须手借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瓈烟。观瀑图,仿宋徽宗笔为之。丙寅十二月,大千张爰写于大风堂。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押、大风堂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此幅作品是张大千的早期作品,时值27岁,但是,一代大师的风格已初见端倪,作品的整个构图,即疏朗又严谨,山水错落有致,人物维妙维肖,古树下一老者凝视远方,观瀑赏景,一种静中有动的朝气扑面而来,使人观后惬意无比。作品在图左上角长跋作句,书法之秀逸,与画相得益彰,堪称佳作。

 

6 松下高士 镜心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旧藏大涤子松下高士图,临似新吾老兄法家正之。丙寅重九日,季弟张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浪花无际似清湘

 

7 仿石涛抚松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挥洒借毫素,嵌岩掷心力。自谓落落然,何烦假修饬。颠倒江海云,装取笔与墨。避迹来长干,本不用筮测。为佛茶一瓯,清冷犹未极。灯残借馀月,钵空且忘食。高人不自高,转欲下相即。雪心倘不忘,同觅好栖息。辰谷老道翁赠诗言潇洒、言太古,皆本色,余何足当之。渡江人□作之佳言,用当别语韵难和,或不笑否。清湘膏肓子济,大涤堂下。钤印:瞎尊者、膏肓子济、赞之十世孙阿长

  这幅作品就整体面貌而言,是一幅张大千仿学石涛非常成功的作品,也是美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

 

8 陆游诗意图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题识:(1)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放翁句以吾家孟晋笔法写之,大千居士。(2)此予二十年前所作也,与近时笔法固当不同,或有疑为赝本者,因为识之。丙戌(1946)十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大千所作、大风堂

  大千以南宋诗人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诗句作为画中之意,“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此诗前两句为“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张大千喜爱海棠,此作也是借古人诗句表达自己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图中以两棵海棠树为主角,近景画山石竹枝,以淡墨晕染,焦墨点苔,中景以工笔钩绘人物,男子手执绿章遥望夜空,以期上奏通明殿中的玉帝。女子手托烛台立于男子右侧,点明了诗句情境。海棠花设色清雅明丽,花朵与男子衣着相呼应,枝叶与女子罩衫颜色相衬。本画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单纯描绘海棠花,而是将诗句的情景还原,做到以诗入画却又不局限于诗句本身。秋海棠象征苦恋,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作品用笔包含文人意趣,设色淡雅,与陆游诗句相互映照,实为大千海棠题材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9 桐下清供图 立轴

 

10 黄山白龙潭 设色纸本 丁卯(1927年)作

  题识:石飞珠百斛,玉挂碧千寻,怒吼山林动,光寒日月昏,穷源无尽意,到此得空心,何日呼龙出,能施大地霖。黄山白龙潭,以大涤子(石涛)法为之,潭边二老又似新罗山人(华岩)中岁笔墨也。丁卯重九后,大千张爰写于大风堂。铃印:张爰印、大千、苦瓜滋味

 

11 林和靖探梅图 设色绢本 1928年作

  题识:和靖先生策杖探梅之图。戊辰(1928年)十二月,蜀中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林和靖即林逋(967-1028),宋代诗人,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12 拜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题识:怪石动如山鬼立,元章不拜也高超。此语已不记忆为何人所作,但觉其高超可诵耳,每写此图则题之。戊辰三月,灯下戏笔,大千张爰。钤印:阿爰、大千爰、大风堂

 13 米颠拜石

14 赏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予此画意在仿吾家大风老人,或谓似盂晋,盂晋学六如尚无此冷高,然超拔正盂晋所长也!光礼仁兄返湘,索题数语,以为别后纪念,即请雅教。时戊辰三月一日,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居士

 

15 天留老布衣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题识:萧散长无事,天留老布衣。炳章道兄属,仿大涤子,弟爰。钤印:张季(白文)、阿爰(朱文)、大风堂(朱文)

  大千此画,与上款同为“炳章”、作于1928年的《论道图》,书风一致,年代应相仿佛,为其早期山水小品佳作。大千临摹石涛既久,对其笔法、构图与神韵,皆了然于胸:淡赭的画面中,高士曳杖江干,野屋萧散,芦荻临江,松石丘壑,一如石涛;笔法设色则在石涛灵秀之外,糅入石溪苍茫之趣,令全画古意盎然,学而能化,堪称“小中见大”。

16 论道图 水墨纸本 1928年作

 17 林下高士 立轴 水墨纸本 1929年作

  款识:仿吾家大风笔法。己巳冬日,张爰。钤印:大千豪发、大风堂

 18 松山观瀑图 绢本立轴 1929年作

19 高士读书图 立轴 1929年作

 20 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题识:己巳冬日,为福田先生写,蜀人张爰。钤印:大千居士

  21 采菊东篱下 1929年作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四)

22 松下观瀑图 纸本浅设色 1929年作

  题诗:笔端突兀走千军,墨落能生万壑云。惭愧东坡乡后辈,却无玉带镇山门。己巳冬日,过长椿寺,走笔图此,似寿泉大禅师印正。蜀人张大千。 钤印:张爰(白)、大千(朱)、鹤(肖形印)

  《松下观瀑图》是张大千早期的作品,年方31岁。从绘画风格上看,是典型的“石涛”风格,无论用笔用墨和构图,均十分经意为之,是其早期的精品之作。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令敕建,几百年来香火鼎盛,是明末“京师首刹”。题诗前两句一如张大千的性格,突出地彰显了他对自己笔墨的自负和对此画的满意,后两句则妙镶典故,盖世才情,欲隐又显。严谨的构图,奔放的用笔以及淋漓酣畅的水墨效果,使得此作气势磅礴,确实将诗的前两句落到了实处。

 23 松下高士 立轴 纸本 1929年作

  款识:银钿缟袂比飞仙,削玉溅珠下九天。羡尔崖居绝尘世,如何去作出山泉。己巳冬日写。蜀人张爰。钤印:大千、大风堂

 24 听泉图 设色纸本 己巳(1929年)作

  题识∶银钿缟袂比飞仙,削玉溅珠下九天。羡尔崖居绝尘世,如何去作出山泉。己巳冬日,写似效禹宗先生法正。蜀人阿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大风堂、西蜀张爰字大千书画印、张爰字大千书画印

25 万壑响松风 设色纸本 庚午(1930年)作

  题识:万壑响松风,岩光动幽照,应知净业人,忘言亦微笑。庚午夏日,写于柞山山馆。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居士

 26 松巢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题识:苍严削铁嵌青松,坚贞不许暴秦封。波涛飒飒来天风,只恐破壁成飞龙。骑龙顾盼君何雄。庚午冬十月,过嘉善写此。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印、大风堂、苦瓜滋味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 ”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此幅作品是1930年张大千32岁在浙江嘉善所作,这也是大千先生“师古”的学习阶段,画中描绘了一位高士坐在崖壁的松枝之上,崖壁陡峭峻拔,松枝太大而倒向峭壁之下,老翁就安静的坐于松杆上,眼神望向远方,长衫在风中飘起,画中可见很鲜明的受明清画家的画风影响。

27 仿六如笔意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款识:庚午五月,仿六如居士笔,写于大风堂下,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张大千的画风,早期以临古仿古居多,该作品就是仿六如居士笔意。六如居士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号,唐伯虎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大千深得六如居士艺术要义,画中人物造型准确,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神韵独具。衣纹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画中山石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表达方式含蓄。虬松挂壁,墨竹铺地,格调高雅,一派堂堂君子之气。

 

28 渊明移菊图 设色纸本 辛未(1931年)作

  题识:渊明先生移菊图。古无写之者,予以意效大风笔法为此。辛未八月,蜀人张爰。钤印:张季

  题跋:近得大涤子册中有采菊图一幅绝妙,极得渊明先生高致。因与予此图颇有吻合,遂并记之,非敢妄希古人,聊志仰止之思耳。大千居士题。钤印:阿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29 松下高士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溯新安江而上,将至街口,每多奇峰,境特幽邃。往往维舟纵览,迟数日程也。辛未九月,张爰。钤印:张季

 

30 二松高士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灯下无俚,戏写黄山清凉台畔二松。辛未十月二十七日,蜀人张大千。钤印:大千(朱文)、大风堂(朱文)

 31 倚松高士 水墨纸本 1931年作

32 东坡画像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着玉堂僊。壬申十一月,病中敬写东坡先生象,寄奉纕蘅道兄供养。大千弟张爰。 钤印:张季、大千

  此乃张大千早岁人物画之精品,画中人物是其同乡东坡居士。子瞻步履稳健,宽袍大袖,慈眉善目,长髯飘於胸前。衣纹用李龙眠复勾法,简约灵动,神采奕奕。张大千极敬仰苏轼,此作较好地表现了作为旷世文豪的东坡先生,俊美儒雅,风度翩然。

33 梅花高士 立轴 1932年作

  款识:(1)壬申秋日,写呈仁冰老伯教政,大千张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 (2)汪吉麟补梅。钤印:蔼士

  《梅花高士图》尺幅较大,兼入梅花、高士两种题材。该画画风简洁高逸,高士的造型轻松悠闲,布景萧然出尘,一树梅花高洁清雅,意境有大千“读书养性,摆脱尘俗”的风貌,堪称此一时期的精心之作。人物衣纹的勾线紧劲连绵,柳枝的穿插彰显功力,设色典雅精良,端妍秀丽。张大千一向喜欢“高士”题材,具有很强的自寓性,是其自写尘貌的笔墨倾诉方式。可以说高士图是大千内心思意的一种投射,高士的心境和生活正是他所向往和追求的。高士之风度翩翩,犹如大千内心之纯粹画境,令人倾慕。

 

34 高士观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壬申(1932年)作

  款识:清明才过又重三,乞取春风与破颜。犹觉林亭有秋意,要添红粉对青山。壬申重三,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35 松荫高士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惟松苍苍,惟石巖巖。君子所履,长河在前。抱璞舍贞,美意延年。壬申冬十月,蜀人张大千并题。钤印:张季、大千

 

36 修竹高士 设色纸本 壬申(1932年)作

  题识:壬申之三月,大千张爰,居魏塘来青堂。钤印:张爰印、大千无恙

  题跋:高虖文与可,长揖王子猷。真赏,邈千载,人物怀风流春眼媚晴埜,长川动清讴。安得入图画,避世霾离尤。玉岑居士拜题。钤印:觐虞私印

  水竹清幽暑亦寒,俱园随处是盘桓。蜩蟾家国无完土,不及高人画瑞安。王师子题于大风堂。 钤印:王师子、前身画师

  大千能写古筼筜。吴李之间起抗行。我忆西溪千百竹,正思归去卧沧浪。余家珠江之南,龙溪之西,曰天外苹洲,有筼筜多种,猗猗可爱,吴李冯白庵,芸甫得堂错刀者也。壬申六月,潘飞声七十又五。钤印:多石山房

 

37 李白行吟图 水墨纸本 1932年作

  题识:梁楷有李白行吟图,今藏日本内府。予亦作此,于幽秀之中,自具劲挺之气,绝似吾家大风,惜无周栎园题而赞赏之也。壬申春日,蜀人张爰。钤印:张季、大千

  题跋:大千临梁楷画,略变其折芦描法,有飘飘神仙之气,溥儒拜观并题。 钤印:袌冰卧雪

 

38 李白行吟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梁楷有《李白行吟图》,今藏日本内府,予亦作此于幽秀之中,自具劲挺之气,绝似吾家大风,惜无周栎园题而赞赏之也。壬申春日,蜀人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张大千的人物在二十世纪中国画中代表的是与徐悲鸿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后者以西方素描写实主义带入人物画,希望通过精准的造型使绘画更好地表现现实;而张大千则是探索一条复兴明清以前更早传统人物画传统的道路。大千最初的人物画学任颐等海派画家,在二十年代晚期,他开始有意识地远离海派过于程式化的表现,转向华嵒、张大风人物画的学习,一直维持到三十年代中期,再参以唐寅、浙派吴伟等人物画风,梁楷作为简笔人物画的鼻祖,自然是大千学习的对象,此幅中李白形象便直接借自梁楷《李白行吟图》,而以花青与墨染画出几片芭蕉,简逸间又增添几分幽秀。

 39 李白行吟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40 降龙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1 霸桥骑驴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2 太白梦鲸图 册页 设色纸本

  款识:李太白一日饮酒醉,登舟掬月,忽有一赤鲸来,太白骑而阴去。蜀人张大千写。钤印:季爰之印、大千

 

43 太宗观狮图 册页 设色纸本

  款识:唐太宗时想观狮,一日天空如雷一声,一青狮从天而下也,而由地浮云不见矣。蜀人张大千。钤印:季爰之印、大千

 

44 纳凉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5 拜石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6 唐人观画图 册页 设色纸本

  款识:唐刘许性喜书画,家有万馀幅,终日以翰墨为伴,消愁世外,後遂题其斋名曰:“万福斋”云。蜀人张大千写于大风堂下。钤印:张季、大千、大砚斋、内江张爰

 

47 石上看书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1)书教清与竹教和,人影瘦同石影符。壬申之二月十一日,写于沽上。蜀人张大千。(2)丁丑正月六日重墨。钤印:大千居士、阿爰、张季

  此幅作品创作于1932年2月11日,届时张大千34岁,画中描绘了一位高士坐于石间悠然自得看书的场景,画中高士衣着魏晋服饰,衣饰宽大修长,发冠朝上,左臂依靠在坡石之上,右手托举着书,神态祥和的在阅读思考,周围配置以山石和竹木花草,竹子墨色清幽,树叶颜色红润,为画面烘托了良好的读书气氛。

 

48 桐荫高士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桐阴高士图。壬申二月,蜀人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49 桐荫高士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50 松下高士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壬申冬日,偶仿大涤、大风两家笔法,写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