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42 (海上画派 张大千山水 9)
1 携琴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13年作
题识:万山重叠乱松中,时听涛声吼碧空。策杖崖前闲立处,远峰掩映夕阳红。癸丑立夏前二日,橅清湘老人画法。蜀人大千爰。钤印:大千大利、内江张爰、大风堂
2 仿谢时臣山水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题识:(1)辛卯长至日,谢时臣,为定之道兄写。(2)此三十年前临古之作,偶检敝箧得之,因为点笔并识其上,戊子(1948)四月二十四日,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按张大千1948年自题,此画或为大千作于1918年前后,时大千仅20岁,此画或为所见之张大千最早年作品之一。
3 峻山高仕 立轴 1918年作
题识:此画在日本博物馆,日人定为吴道子,大抵北宋梁风子一流人笔墨耳,予二十临于东京。越十四年,壬申(1932年)题于魏塘。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印、鸟形印
4 秋江钓艇图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款识: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山客恰好晚,正及鸟飞还。甲子二月既望,写于摩擉城,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张大千印、千秋愿
《秋江钓艇图》是大千艺术生涯第一个高峰期时的杰作。“渔夫”是大千钟爱题材之一,此作呈现一水两岸的传统构图,前景老树姿态古拙,立于碎石之上。远景山峰主峰耸立,姿态扭曲,以披麻皴写山之嶙峋,淡墨加赭色表现山水清秀典雅,可见由四王玄宰上溯巨然之影响。中景是留白的水面,湖中一小舟,高士独钓,寥廓江天,画意浮动。山石与高士的体量形成巨大对比,但高士孤高冷逸之气,以虚胜实,形成全画画眼。整体观之,《秋江钓艇图》见其深刻的摹古功力,受四王影响甚大;但比之四王书斋山水,除了意境高古、典雅秀润外,又更加生动。大千所吸收的传统,绝非仅仅画坛正宗“南宗”,从石涛、八大,到南宋偏安山水,对野逸一派、北宗山水亦用力颇深;除此大千还注意师造化,因此能脱于传统,画史地位显赫。画上题诗乃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沈周的著名题画诗。此诗格调高逸,平淡天真,一如画作,初读淡雅无奇,似只在描绘山林野夫悠哉潇洒生活,细读却蕴含放达超脱之味,传达以天地为师的新星,天人合一之人文精神。此诗大千多有引用,亦多次临仿沈周画作,可见其对白石翁的独爱。
5 松山仙境图 设色纸本
款识:苍松百尺如虬龙,风送涛声隐□只,若道暗泉无白练,峰巅返照夕阳红。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白)
《松山仙境图》是张大千早期山水精品。此画采用横幅散点式构图,青绿设色。从险峻突兀的山石、状若虬龙的奇松、苍皮嶙峋的枝干、勃勃生机的松枝、花草林木的画法到策杖行走的高士,处处留有石涛的影子。近景坡岗运用了赭石浅绛披麻皴法,细密灵动通透。中景突兀怪石借鉴了唐寅变斧劈面皴为线皴画法并兼皴带染,光色明暗相背分明。天际远山群峰圆浑,有线条勾勒浅绛设色,亦有淡墨淡色调子没骨染出,亮丽明快。群峰巍峨,层层递进,怪石林立,直耸云天。奇松异木,花草点缀,云烟弥漫恍若人间仙境。大开大合的构图、面面俱到的布置、多种技法的表现、细心严谨的笔触和临摹古人的影子处处表现出张大千早年山水画风格。图中题诗和落款“爰”子,亦见张大千早年书法特征。张大千1920年(21岁)先后拜曾熙、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曾、李书法于馆阁体书风融入碑学,追寻千年碑字中风剥雨蚀、斑驳陆离的沧桑,形成书法中的颤笔。画中行书诗、款结体圆转,中宫收紧,章法自如,休秀逸灵动略显稚弱。行笔中带有波碟颤抖,无疑受了曾、李二师书法影响。张大千原名张正权,爰字亦是老师曾熙1920年为其所起名。画中落款“大千居士”、“爰”当在二十一岁后出现。张大千一生用“爰”字款最多,但变化也最大,结体大致十年一变。早年“爰”上小下大,象直立人形,随之上部逐渐变大,越到晚年爰字越连笔老辣。画中“大千居士”、“爰”字书写流畅,与其二十五至二十七岁书风相吻合,可以推论:《松山仙境图》应该是张大千二十五岁左右所绘山水精品。
6 秋山垂钓 设色纸本 乙丑(1925年)作
款识:素阑如叟博粲。乙丑九秋,以新罗山人笔写之,大千张啼鹃。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上款“素阑”为二、三十年代宁波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周梦公的外室相好。“啼鹃”为大千早期的一个署名,取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取此署名与其青梅竹马的恋人表姐谢舜华早逝有关,示其伤痛之意。大千自署“啼鹃”之作,所见仅三幅。
7 仿董其昌山水 立轴纸本 1925年作 温州博物馆藏
款识:青林郁蒙茸,长松度林表。所以藏生径,无竹亦自好。乙丑二月,临水舟次写为鹿庵宫谕留别,董其昌。
题识:偶得宣德纸片幅,效华亭法为此。予之书与画皆与文敏不甚近,虽亦步亦趋,徒贻寿陵余子之讥也。丁亥春,爰。
这是大千的一幅早期作品,是应方介堪之请,为筹集温州中学办学经费,以画代捐。画面由峻岭、崇山、溪涧、茅庐,丛林等元素构成,山旷林疏,不见人迹,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远处白云缭绕,数椽茅舍隐现其中;峰回路转,美景迭出,一泓清涧,顺山势蜿蜒盘桓,向山外流奔而去。近处一片丘坡,老松乔木,错列穿插,溪石板桥,渲染出一片恬静的景致。画上山石多用披麻皴与解索皴画出,多勾皴,少擦染,平淡而又痛快淋漓。树多用干笔,也用水墨,干湿兼施,层次分明。此画虽云仿董华亭,但兼有黄公望、倪瓒两家遗意,墨色明爽,笔法隽秀遒劲,表现出平淡天真的高远旨趣。画面右边题款,用墨疏淡,与画为同时所题,作于1925年。而左边补题款识的时间是丁亥(1947)年,两者相距的时间已足足有二十二年。
张大千早期,天才聪慧,自视甚高,常伪仿名家。此作品完成时,似有意不落真款,右上款的书法,也是刻意仿董其昌笔意,画风已达乱真之境。
8 仿米家山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9 仿董华亭山水 设色纸本
10 仿董其昌山水 设色纸本 1926年左右
题识: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仿玄宰笔。张爰。钤印:张季爰印、大砚斋
张大千的画风,在未形成自己个人面貌的时候,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该作品为张大千仿董其昌山水,然从画面上看,既有对董其昌山水纯正追求,又融入了个性的变化意识。画作下部树的变形处理,数笔重墨点燃山石苔点,以披麻皴表现山石凹凸起伏的结构和肌理效果,都延续着董其昌之面貌,强化笔墨意趣的表现。
11 楚山清晓图 水墨纸本
题识:偶效董文敏笔意为此。文敏自云:临米海岳楚山清晓图也。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张大千在四川时多临宋元明清诸大家名作,到江浙一带也是如此,而以他在镇江的那段时间里最为用功,他上自赵子昂,下至徐渭、沈周几乎临摹的和原作一模一样。此幅即是他摹仿董其昌的佳作,除在博物馆中一见外,他处不曾见到。
12 万松仙馆图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万松仙馆图。恭介少臣先生五十大庆,吴蓉舫再拜。丙寅春日,张大千爰,仿元人笔意。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鹤寿
边跋:大千先生家法宋元,随意点染而皆入法度,此帧笔法飘逸,为不可多得之佳构,极其宝贵。壬申之夏,余小住洛城,于友人处偶得此手迹,实为有幸,遂题数语于其上。(偶下脱见字)方增先书。钤印:方增先
13 涧壑听籁图 立轴 1926年作
款识:如梦登云级,柚烟探月芽。碧空初振■,尘界稍闻哗。善息师秋燕,知边友莫雅。莫将桑海眼,忙与逐烟霞。量才堪一壑,披隔濯寒晖。日月相梯接,鬼神尽启扉。山留虞夏色,人具太华微。万里樊笼破,今方悟昨非。拟吾家大风笔。丙寅十月,客海上,张季爰。钤印:大千居士爰、大季爰印、大风堂
此图为张大千成名之作,亦为“大风堂”组印初使之时。张大千21岁从日本学习染织归国,酷爱石涛,张大风。他对山水画的偏爱与苦修,特别是对传统山水大家的精研,为日后成为山水画的宗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有印,其文曰:“山水姻缘等于婚媾。” 他说:“画山水可以提高人之思想,培养人之情操。山水传统,辄令人无限的向往。油然有一种出尘之想。
由于大千与善孖兄弟对张大风独有深意。遍寻天下张大风名迹,临之,尊之。故张大千画中的大风笔意终身不减。那种别样的笔调与潇洒是大千山水独有的风致。张大千画得此画后颇为得意,一直为己宝藏。
14 仿石涛山水 行书七言联 丙寅(1926年)作
题识: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拟石涛意,似毅斋仁兄法家雅教,丙寅(1926年)重阳前五日,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居士蝯、张季、未始有极
书款:拳石畫臨黃子久,膽瓶花插紫丁香。荣接侄婿雅属,八十三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此帧拟石涛笔意的山水作于1926年,大千二十八岁之时;对联作于1981年,张大千八十三岁之时,上款人是台湾著名园艺家荣接先生,绘画与书法的创作年代时隔55年,也就是两幅作品的创作间距长达半个多世纪,映照着张大千艺术生命的起始与辉煌,既表现了他早期临仿石涛绘画的惟妙惟肖与纯静自然,又展现了他书法艺术渐到晚年的淳熟深厚与自然生动。
15 秋江垂钓图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捉影蜻蜓立钓丝,山花红映水迷离。而今解道江南好,三月春波绿上眉。此丙寅春栖溪舟中口号,漫画秋江垂钓图,写似鸿寿仁兄正,大千居士。钤印:蜀客(白)、张大千(朱)、大千豪发(白)
此幅画面结构平稳端雅,设色清新恬淡,笔画似不着意,境界欣然意远,人物简古超逸,为仿写清代篆刻家兼书画家陈洪绶之作品。此作看似随意,然观者细细拜读即可知晓,大千书画乃从模仿古人入手,后化古人为我有,不仅画风画法力求一致,而且设身处地转换角色谋其神韵,可见其用功之深,聪慧之极。故观此作,若非抱大千所云“漫画”之心境,洵不能得江南垂钓之乐也。
16 松下访友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友庆仁兄属仿大涤子行笔写此。石公笔笔如蛟龙腾空,令人不可捉摹,我辈庸庸,何能望其项背哉。时丙寅十月将望,大千居士爰写于石雪斋中。笔下遗墨写。钤印:张季爰印、字曰古皇、浪花无际似清湘
17 泛舟江上 镜片 1926年作
款识:棹歌江上不扬波,云里翩翩一雁过。客况难禁思故旧,如何烟树涨村多。落落江湖一散臣,萧然放艇掌渔人。随波欲觅桃花瓣,不信尘埃亦有春。庆标仁兄法家属下大涤子笔法,即乞博教。丙寅十月,季弟张爰。钤印:张爰印(白文)、大千(朱文)、浪花无际似清湘(白文)
18 临倪高士春霁图 水墨纸本
钤印∶大千豪发、大风堂、张大千、张爰
题识∶开元道士来相访,索写云林春霁图。我别云林已二载,为濯沧浪游五湖。满目波容蘸山黛,撩人柳眼乱花须。避喧政欲寻耕钓,源上桃花无处无。余与宗晋道兄别十有六年矣,忽解后吴下,杯酒陈情,不能相舍。老杜所谓“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者”,讽咏斯语,相与怆然,人生良会不易而况艰虞契阔若此者乎!以十緇载而仅一面,则人生果能几会耶?悲慨亦未有若此言也。明日道兄将归钱唐,余亦鼓■烟波之外,因写图赋诗,以写别后恋恋不尽之情云耳。至正十四年(1354)二月十二日,倪瓒葑门客楼书,是日昔剌正卿陆季弘、顾思恭同集。
题跋:五株烟树空陂上,便是云林春霁图。仙老御风归洞府,隐君鼓■入江湖。几回梦见青双眼,十载相逢白尽须。此日武陵溪上路,桃花流出世间无。仆与倪云林别已及二年,云林弃田宅、携妻子,么舟汾湖之滨,日与游者皆烟波钓艇、江海不羁之士,回视乡里昔日之纷扰,如脱弊屣,真有见之士也。至正十六年(1356年)孟春,仆侍家叔玄度于开元,而宗晋宗兄持此见示,风埃迷目,展卷浩然,因为和诗其上。王蒙。
云林山水无画史纵横习气,内素经之所谓淡然无味,天人□,殆为发窍,故江南士大夫家以有无为清俗。娄水王奉常所藏不下数幅,而以此图为上驷。甲子(1624年)八月十日,展观於拙修堂中,因为识之。董其昌。
19 仿倪云林山水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20 仿倪云林秋水清空 浅绛纸本 1926年作
大千的山水畫,從二十一歲起,受到他兩位書法老師曾熙和李端清的影響,除了偏好仿學石濤以外,還兼學黃山派的梅清、漸江和石谿。大千最早的古畫收藏,就是一幅倪雲林的山水。
1924年大千先生以他詩書畫精湛的技藝,在上海“秋英會”上嶄露頭角,次年秋季在上海首度個展。這幅擬倪雲林風格的作品,樹石、小屋、遠山等造型,都與倪畫相差不遠,然而章法卻顯得比較繁複。原来大千先生是將兩幅倪瓚畫風的作品,組合成為一幅。而這兩幅原跡己經失傳的倪畫,都在董其昌題的《小中現大》冊內。他將兩畫組合得天衣無縫,並在平遠的深度上又多加了一層遠山,是他早期仿古巧思所擅長的手法。至於畫面設色,以赭石、花青,或以二色或和墨為主,是大千早年繪畫的主色調。此畫反映那時期他除了仿學黃山派風格以外,也早就埋伏了學習宋元的趨向。大千作這一幅畫時,才二十八歲。
21 仿宋元四家山水 四屏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1)丙寅十二月,晴窗日暖,戏拈董元笔法作此。大千居士张爰。(2)余既为公远茂才写此,并赋绝句。甫里宅边曾击舟,沧江白鸟思悠悠。忆得岸南双树子,雨馀青竹上牵牛。倪瓒,至正十三年二月晦日。云林此幅,予癸亥(1923年)归蜀得于重庆,今为农冉师有矣。想相其意写此,虽未能追踪迂翁,窃幸未落四王窠臼也。丙寅冬日并志,张爰。(3)房山小墨戏元章,绝代堪为双凤皇。梦想十年嗟未遇,巢云合喜属苏张。房山巢云图,为鲜于伯几画。烟云起灭,竹树华滋,乃其生平合作。予以壬戌(1922年)岁得于海上,兹拟其意为此。丙寅十二月,大千爰张爰。(4)生平不解,作雪景不美,用粉故也。今见巨然真迹,全以赭墨皴擦,自然有雪。拟其大意画此,亦颇具阴寒气像。丙寅十一月,张爰。钤印:生张八、阿爰、张爰印、大千
边跋:(1)张大千仿董元松山读书图。此大千二十八岁时笔,拟宋元四家,此为其一。庚午(1930年)岁暮,过香港观因题,壮暮翁谢雅柳。(2)张大千仿倪云林岸南双树图。自言倪画原本其所收,故摹笔极得神理,庚午岁暮,在香港得观,乐为之题。壮暮翁雅柳。(3)张大千仿高房山巢云图。谢稚柳观因题。(4)张大千仿巨然雪图。早年妙笔近不多见也。谢雅柳为之题。
张大千山水不入四王,取法宋元,标榜高格,此四屏大幅巨制,分取倪云林之逸旷,高房山之滃郁,巨然之润秀,董北苑之滋茂,三昧真火熔冶一炉。观其年款,仅在廿八岁,是其而立之年前技法之大成也。谢稚柳先生逐幅题跋,谓其得宋元诸家神理。
22 溪山晓雾图 设色纸本 丙寅(1926年)作
款识:江月去人只数尺,疏灯照水却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剌鸣。丙寅十二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白)、大千(朱)、胸中灵气或成云(白)
23 翠岭云峰图 设色纸本
款识:渺渺青溪曲,丛丛绿树堆,山光云外起,帆影镜中来,杰阁瞰蛟窟,灵斋出凤台,悠悠湖海客,对此重徘徊。仿房山笔意。张爰。钤印:两到黄山绝顶、张爰之印、大千
此大千早年笔,色墨交融,墨中盈绿,仿佛翠黛横云,用米襄阳兼高房山。华滋掩润,气韻独绝。
24 拟高房山巢云图 设色纸本
25 山居图 设色纸本
题识:处处云山系梦思,千林犹是故栖枝。桥南古寺横天际,笔笔揉成米虎儿。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季爰印、大砚斋
26 读书秋树根 设色纸本 丙寅(1926年)作
款识:读书秋树根。仿元唐子华法写之。丙寅十一月,晴天奇冷,砚水生冰冻,笔不复能工。张爰。钤印:张季爰印、大风堂
《读书秋树根》作于丙寅(1926)年初冬,属其早岁仿元人之作,被引为张大千早期画风的典范。这时大千游学海上,人物画风最早受任伯年影响,着力于华新罗与张大风,走飘逸简笔一路。山水则是以学石涛为主,旁及梅清、石疗、程邃等黄山诸子与八大山人。而当他由明清上溯元人时,唐棣(约1286-约1354)就成为他最早临仿的元代画家之一。此时张大千喜用纤细带尖锋的毛笔,写出流美细给的线条,而较之仿倪云林的《秋水清空》,此作肞秀或有过之,设色以赭石、花青或二者和墨为主,是大千早年画作的主色调。画面气息清秀,与其老壮之笔大相迳庭。
27 独钓图 设色纸本
款识:捉影蜻蜓立钓丝,山花红映述离。而今解道江南好,三月春波绿上眉。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苦瓜滋味
28 秦淮山水 设色纸本 1927年作
款识:收拾渔竿上莫愁,凤皇无迹不堪游,秦淮水落石头出,天印山高明月留。谁把笛声哀苑柳,且听笳曲动清秋,夜深风急芦花浅,幽梦全消六代羞。丁卯二月,写似德增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浪花无际似清湘
被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天才画家张大千,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秦淮山水》的绘画从总体上讲给人的感受是,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
29 轻舟万峰图 设色纸本
款识:山河分野势多奇,不惜劳尘信所之。天地能涵狂放宕,轻舟移过万峰时。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浪花无际似清湘
题跋:轻舟万峰图。大千居士早年所作真迹佳品,大师作品中晚期传世较多类此图者,仿清湘老人细笔之作尚属罕见,雅逸之趣,令人极可爱之。博陵苏庚春,拜观并题于羊城。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可分为三个时期: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由石涛、朱耷追徐渭、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和临摹他们的作品。《轻舟万峰图》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张大千早年仿清湘老人的罕见的细笔山水佳品。画中糅合石涛的清新和自我的空灵,构图奇特,独具匠心。
30 仿石涛山水 立轴 丁卯(1927年)作
题识:窗外山田有路去,危桥野唱远犹问。疏林曲岸天将晚,车马休惊白鹭群。丁卯五月,漫为筠清吾兄博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印、大千、苦瓜滋味
31 松山远眺 设色纸本 1927年作
题识:丁卯之十一月既望,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朱文)
诗堂:梦里承平画里山,大千丘壑回尘寰。袖中笼得生花笔,艺海词场任法还。四围洒翠扑衣寒,隐隐云山远际看。天付诗人消受处,青松红树是仙坛。侧身天地拟何之,独立苍茫涉远思。我意置身图画里,涤除尘障付清桅。大千世界尽清凉,一粒须弥芥子荘。人世已无干凈土,好从纸上觅仙乡。重光大荒落相月,星南先生以张大千所画山水见示,为题四绝以归之。袁希濂。钤印:袁希濂印(朱文) 鉴藏印:永宝堂藏(朱文)
袁希濂文中所题“星南”先生即鲍娄先(1874-1958),原名曲襄,号星南,艺名娄先,棠樾人,后居扬州。曾任扬州两淮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等校国文、国画教员。后往上海盐商周扶九家坐馆,得与吴昌硕、王一亭等交往。擅花果、古藤、枯树,用笔苍劲有力,厚重渊雅。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和文史馆馆员。著有《诗经释义》、《学画心得》等书。
32 山村雅趣图 手卷 设色绢本 1927年作
33 仿唐寅山居谭道图 立轴 丁卯(1927年)作
34 黄山莲花峰 设色纸本 1927年作
35 仿唐伯虎笔意竹坞清话图 设色纸本
款识:天机发静趣,灵境出无心。停弦听清籁,声不在瑶琴。抚唐解元真本,似仲麟仁兄法家雅教,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风堂
张大千早期作品画风可谓“清新俊逸”,他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此幅《竹坞清话图》正是此时期依据明代唐伯虎笔法而作。画中疏林石丛,平坡亭舍,远山层叠。通幅笔墨淡雅,意境清远。大千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点蘸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树法取于明人,时而繁茂时而嶙峋,石法以李唐之笔,简洁精确,赋色淡雅,远山层峦叠嶂,淡墨挥之,屋舍掩映其间,天机物趣,毕集毫端,有大家风度,且深得古人冷淡幽竣之致。李瑞清上款;萧平先生题写诗堂。
36 华岳探幽 设色纸本 1927年作
款识:(1)曾见大涤子有此本,背拟其意,似有入处,即奉心佩仁兄法家博教,大千弟张爰。(2)年来踪迹罕人识,半在山乡半水乡。小园临溪暑退早,晴天云亦透衣凉。丁卯六月,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季爰之印、苦瓜滋味
37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38 临石涛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61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1)少年耽远游,山水助行色,一径出泱漭,何心顾欹仄,挥洒借毫素,嵌严掷心力,自谓落落然,何烦假修饰,颠倒江海云,装取笔取墨,避迹来长干,本不用巫测,为佛茶一瓯,清冷犹未极,灯残借余月,钵空且忘食,高人不自高,转欲下相即,雪心倘不忘,同觅好栖息。客长干时友人知予有苦瓜和尚之说,即赠以苦瓜诗言潇洒、言太古,皆本色。予可足以当之。渡江人姑作一二俚言,用当别语韵难和,稿已失而得之故中,今书之此卷后。清湘陈人济大涤堂并识。献贼沉楚宗,血碧湘水色,陈人人哀王,黯惨西日仄,孓遗瞎尊者,象教藉宏力,玉步虽已更,瓶钵自严饬,晚游江淮间,潇洒余戏墨,当年雪个翁,哭笑同莫测,鹙秃两奇头,盘砖造玄极,愚騃重膺鼎,贫子惭耳食,今观此遗素,神逸信难即,清晨梳白头,掷卷长太息。石公此卷着墨多,创境幽邃,有非石谷子所能。王司农称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信非虚语。岁戊辰二月二十三日,灯下临此,并书东莞陈伯陶和诗其上。大千居士爰。(2)崇祯间,楚藩为张献忠沉诸江,其宗人罕得免者。故石公自号清湘陈人,又清湘遗人。越日附记。爰。钤印:张爰、阿媛、大千居士、张季、苦瓜滋味、未始有极
引首:神与古会。曾见伊墨卿题风满楼所藏石涛卷子。大千居士此作直是石涛,不得作临本观也。辄复以此四字题之。戊辰三月,禹。钤印:宋禹之印
题跋:生之文白也诗,行吟畔三闾辞,三子以后陈人画,丹青亦是血支离。画至石涛洗尽元明以来画家面目,而以所见山水工其翦裁,至其奇思谲采,惊绝千古,所谓伤心人有抱也。季爰写石涛,能摄石涛之魂魄至腕下,其才不在石下。他年所进,当不知何耳!因见季爰弟临此卷,并击以句题此。戊辰三月,熙。(曾熙)
清湘子、梅瞿山携以游宿黄山,图写峰峦泉壑,烟云出没状态,穷极奇奥,画臻上品。季爰社兄先生酷嗜两家真迹,插罗富有,日夕把玩,寝馈深之,故能落笔精审,大含细入,无非前哲典型,近将裹粮橐笔,览胜黄海,古松异石,一一收之囊中,由师古人以师造化,其必有以方驾前轨而无难者,余于斯卷,赏观再四,为题数语,聊咐末尘。戊辰三月,虹。(黄宾虹)
大千画法石涛,具体而微,当世好事者颇眩惑焉。雅闻今时鉴赏石涛画,辄相警以得非张大千作耶!虽倭国人士亦然。然贱近之心,夷夏同病,大千遂不得不偶出狡狯以翫弄一世之人。庐山真面若此卷者反难观之,然则赝石涛何如真大千,安得通识相与一快论斯事也。癸酉春日,邠斋。(杨庶堪)
新归获旧橅,喜气溢行色,传夸诧宾从,谈笑忘口昃,卅年辱尘壒,冥呵神鬼力,咏笑人半凋,贉题尚严饬,英年髯解衣,精意入副墨,凿幽洞玄化,浩渺莽莫测,魂魄摄苦瓜,妙处真造极,世辨儿真膺,目眯请耳食,纸尾索我题,戎装行在即,险均出急就,流汗忘喘息。大千八兄属。甲辰端午,克湍。(曾克湍)
本卷乃张大千三十岁所作,画中构图布置,人物景物位置经营全出自石涛,设色朴厚,用笔老辣。画松树遵从石涛三笔一组的树法,笔锋先着针尖,下笔轻而收笔重,略加渲染。山石轮廓用轻柔的笔法勾出,却无柔弱之感,显示出张大千可扛鼎的劲道笔力。山石的背阴面则以丰富多变的擦笔为之,无一笔浓墨,状出清灵秀逸的深山幽径。此作的山石皴擦、画树点苔、构图经营均不离石涛宗法,并临石涛的长题,字形结构亦逼真肖似。本卷可视为张大千早年临石涛的代表作品,宋禹题引首,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好友谢玉岑、郑曼青,画坛同道黄宾虹、楼虚、郑岳、谢觐虞、方尔谦、刘贞晦、公孙长子、马宗霍,以及长辈杨庶堪等均于本卷之上题跋,显得珍贵异常。其中先生的老乡长、革命元老杨庶堪的题跋,恐怕是最早点出大千仿石涛的原因之一,亦可见当时对其艺事及仿造之事的评论了。
39 泰山图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1)戊辰五月二十二日,同曲阜孔繁德登泰山绝顶,宿玉皇观三日,观日出始归。此写南天门及秦封松也。是岁六月初七日,大千居士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2)熙农仁兄法家属画,因检旧作求正。庚午(1930年)七月,大千张爰。钤印:大千
40 泰山秦松 水墨纸本 戊辰(1928年)作
款识:半依岩岫倚云端,独立亭亭冒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戊辰六月初七日,宿泰山绝顶,越晨观出日,独吴清卿摩崖篆书作秦松二字,笔法圆劲,因写此为犀圆二十一兄方家正之。大千弟张爰。钤印:季爰私印、大千居士、苦瓜滋味
41 碧峰秋湖 设色纸本 戊辰(1928年)作
题识:阁倚色峰俯碧流,凭栏一目使人愁,倒悬湖水平如镜,半出城烟淡似秋。文相祠荒栖鹄乱,黄公墓冷落花幽,闲云不识登临客,直送斜阳过岭头。戊辰夏日,拟大涤子意,大千居士张爱。钤印:大千居士、阿爰
42 雁荡山天柱峰 设色纸本 戊辰(1928年)作
题识:此雁荡之天柱峰也。予尝为水野梅晓兄写之,北山仁兄以为佳,属予重写,此殊不足观,弃之败簏可也。戊辰十二月廿五日灯下。爰记。钤印:张爰印、大千大利
43 江村消夏图 设色纸本 戊辰(1928年)作
题识∶水郭江村首夏凉,绿阴深处旧茆堂。新茶嫩笋消闲日,更爱荼蘼落雪香。岁戊辰,大千居士张爰,写石涛上人笔意。钤印∶张爰印、大千大利
张大千的创作可分为四大时期:一,以上海为中心的时期(1919至于1937年),山水、人物、花卉全面开花,临摹大量明清名迹,又以临、摹、仿石涛、石溪、八大、弘仁作品最多、最精,也最富影响。二,以四川为中心的时期(1937-1948年),搜求与临摹宋元巨匠名迹,特别对王蒙作品,下了极大的功夫。以敦煌艺术为中心,探究早期中国绘画特别是壁画传统,并努力融入自己的作品。三,以巴西为中心的时期(1949-1968年),进一步临摹、综合传统艺术,观览访问世界各地的风光人情和艺术,向世界推出中国绘画。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泼墨泼彩新风格的探索。四,加州-台北时期(1968-1983年),把融传统青绿画法、泼墨画法、没骨画法与抽象艺术为一体的新画法、新风格推向极致。
44 泛舟觅桃花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题识:落落江湖一散臣,萧然放艇学渔人。随波欲觅桃花瓣,不信尘埃尚有春。棹歌江上不扬波,云里翩翩一雁过。客况难禁思故旧,如何烟树涨村多。戊辰九月,大千居士张爰,仿清湘老人笔意,写于大风堂中。钤印:季爰之印、大千、苦瓜滋味
45 潇湘胜景 设色纸本
46 青松逸侣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地削芙蓉瓣,天悬瀑布瓴。以大涤子笔法写。为随盦仁兄方家博教。戊辰七月,大千居士张爰,时主海上。钤印:张爰印、大风堂、道济长城
47 仿石涛八大山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题识:雪个西江住上游,苦瓜连岁客扬州。两人踪迹风颠甚,笔墨居然是胜流。八大山人写松石,清湘膏盲子补修竹远山。庵年道翁赠诗言潇洒,言太古,皆本色。余何足以当之。渡江人始作三佳,言用当别,语韵难和,或不笑否。辛巳八月,清湘大涤子济并识。钤印:瞎尊者、膏盲子济、大济子、大涤堂、赞之十世孙阿长、个相如吃、八大山人、何园、驴屋人屋
题跋:石涛吾岂敢,八大君无愧。知君下笔时,能令观音悸。拂纸从君后,风雷生肘臂。不学羲之书,趋俗趁姿媚。咄哉二老人,君我无乃类。悠悠此画图,千载谁能伪。吉翁道兄临八大山人松石,大千临大涤子补修竹远山,画毕戏题博笑。戊辰,大千居士张爰。
张大千临仿古画的工夫一流,尤其于石涛,几能乱真。此幅大千以石涛笔法写两位高士及修竹远山,“吉翁”以八大笔法写巨松顽石,堪称合作。“吉翁”不知何人,1934年大千在另幅《仿石涛山水》上曾提及:“石涛和尚写陶诗册子,为吾友唐吉翁所藏……时时往来与心,追想其意写此。”这位藏有石涛册页的“唐吉翁”,或应即为与大千合作此幅的“吉翁道兄”。看得出大千对其很推崇:“知君下笔时,能令观音悸。拂纸从君后,风雷生肘臂”。对两人的合作大千也颇为自得:“悠悠此画图,千载谁能伪?”此幅尺幅硕大,煌煌大作,大千早年的狡侩,此幅是绝好的例证。
48 烟雨清言图 镜心 1928年作
款识:五师农髯先生近从湘中旧家得米元晖矮卷,用笔深刻而又蕴藉,纯是北宋人矩矱,绝无浓墨大点之习,可见世传所谓米山不遒,米氏父子之一种耳,非必幅幅如此也。予此幅略师其意,即请随庵仁兄法家正之。戊辰七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大风堂
49 黄山小景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曾见大涤子有此,盖写游黄山小景也。因画水野先生晒之,■请雅啟。戊辰闰月,张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居士
50 丹台千峰 设色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