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45 (海上画派 张大千山水 12)

2016-12-13 15:39:3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张大千(1899-1983)国画大师。原名正权,又名爰、季爰,字大千,别戌大千居士,画室名大风堂,内江人。幼随母、姐、兄习画,继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917年春随兄张善子留学日本,学习染织技术,自习绘画。1919年回国居上海,拜曾熙为师习书法。继拜李瑞清为师习诗词、书法。1925年在上海举办首次个人展览,崭露头角,从此开始专业画家生涯。 
  习画以石涛为中心,兼学八大山人、石溪诸名家,吸取古代众家之长。从20年代起转向外师造化,足迹遍布名山大川。1936年被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畅游蜀中名胜。1941年往敦煌莫高窟等地临摹壁画,寻求中国绘画之源。1948年赴香港、台湾举办画展。1950年印度举办画展,从此离开大陆,旅居香港、阿根廷、巴西等地。1956年在法国举办画展时与西画大毕加索相会于毕宅,交流画艺。
 

1 十里危滩 设色纸本 壬申(1932年)作

  题识:十里危滩五里湾,撩人四面列烟环。等闲漫怪舟行缓,却得从容看好山。去年秋日游黄山,新安江舟中得此草稿,越岁壬申,为心畲先生方家写之并乞正謬。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题跋:大千去年北游为儒作此幅,当时有诗报之,昨云书见而爱之因以为赠。癸酉(1933)五月,心畲记。

2 苇滩飞雁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一片荒寒境,江南大可哀,能无笔墨处,认出泪痕来。壬申(1932年)秋日写于海上,蜀人张大千。钤印:大千、张季

 3 孤村远帆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山色浓还淡,孤邨(水)绕之。俗尘飞不到,野老住偏宜。碕岸踈踈柳,茅檐短短篱。小舟欹侧过,便是(少陵诗)。壬申(1932年)秋日,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4 山水 立轴 1932年作

5 泛舟访友 立轴 1932年作

  款识:晓日才升雾尽开,轻舟初入峡中来,渔娘高唱鲈鱼美,知道前山近钓台。七里泷。壬申九月,大涤子本,爰记。钤印:大千(朱)

 6 秋水渡舟 绢本 1932年作汪吉麟大千

  款识:秋水浼深四五尺,野航恰爱两三人。蔼士道兄写竹,属补成,似声孚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张爰,时壬申八月八日也。钤印:汪吉麐印、张大千

  题跋:汪子蔼士写竹,张大千补山水景物,属黄子太玄题之。钤印:黄太玄

  题跋:蔼士、大千合作,可谓双继,玉岑居士题。钤印:谢

 7 竹溪帆影 设色纸本

8 秋江独钓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百尺长松下,远来放钓舟;一声何处雁,秋水正悠悠。壬申十月,写似湖涵先生法教。蜀人张爰。钤印:张季、大千、浪花无际作清湘

  三十年代初期,大千先生届而立之年已名噪海上艺坛,尤以师石涛法逼肖神似。画中布局参合清湘山水图式,笔法设色皆取石师,孤舟垂纶,雁回秋江,一木一石,苍山红树,厚重沉稳而不枯涩,秀润明澈而不艳媚,直摄石涛神髓。“浪花无际似清湘”白文印,常用于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期,与“苦瓜滋味”、“未始有极”两印多钤于临仿石涛作品上。

9 春暮归山 立轴 壬申(1932年)作

  题识:归山逦迤太湖东,山翠长流湖水中。春暮溪边看湖水,而今水落又秋风。壬申夏四月,蜀人大千张爰。钤印:张先生、大千无恙、大风堂

10 琵琶行诗意图 设色纸本 1942年作

11 阿房宫赋 镜片

12 拟仇实父笔山水 手卷 绢本设色 1944年作

 134 天际归舟

14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立轴绢本 1947年作

 15 天际归舟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何处江行春好春,维舟况是草如茵。不須更乞高风便,留宿沙鸥意最亲。偶倣吾家僧繇画法为此,图成更拈二十八字于上。己丑十一月,蜀人张爰大千父。

16 山水 设色纸本

  款识:长安一片月,万户杵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仿新罗山人笔法,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17 听松居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是图可谓张大千山水实景绘画的典型代表,以对实景的描绘综合古人技法,而又卓然有新意,松声、涛声交汇,景象开阔辽远,但又描绘得工致,有异于传统听松图的狭小景象,让人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

 18 听松居图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19 仿董其昌山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款识:晓飞云脚起天末,湖山秋色旧游踪。癸未八月,擬董玄宰法。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此横幅是大千癸未(1943)所作,拟仿明代董其昌笔意。此卷画面视野开阔,层次分明,特变是近处的峰峦丘壑有鼓荡生风的气势,细审则可以看出师法传统技法,着力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确有董其昌儒雅高古,风流蕴藉的气象。

 

20 仿黄子久富春图 卷轴 水墨纸本 1947年作

  题识:仿黄子久富春图。丁亥六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朱文)、大千居士(朱文)

  张大千应是在收藏过黄潜的临摹本,后于1947年也仿作了一幅,这幅作品通篇工整秀丽,江水平静犹如画家之心境,峰峦起伏,丛林亭舍点缀其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皴法得当自然,同时张大千也将自己的笔法运用在了其中。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山水画作中的《兰亭序》。此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

21 仿明人本 手卷 设色纸本

  题识:仿明人本。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此幅为大千仿明人之作,长卷描绘了山石、树木、江河、小桥流水、舟船、农舍、人物等,画面公整洁丽,笔法细腻自然,不滞不腻。从右到左,画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的是茂密的丛林,江边农舍林立,独木桥上一主一仆,两高士江心垂钓,神态悠然;第二部分处于两山之间,农舍中主人闲坐,悠然自得;第三部分是两邻舍主人相约博弈,屋后溪水作响,宛然悠扬的乐声。画面反映了文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寄托着闲适高雅的生活理想。张大千对美术史的研究功力深厚,其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迹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

 22 金碧山水 立轴 1940年作

 

23 金碧山水 立轴 纸本 1939年作

24 抱琴观云图 立轴 甲申(1944年)作

25 闲吟策杖倚天风 金碧 1943年作

  款识:闲吟策杖倚天风,绝顶高攀百尺松。持镜年来秋在鬓,波澜自笑尚填胸。癸未六月,遣暑青城,戏效刘松年笔并拈小诗。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张爰、蜀客、大风堂

  《闲吟策杖图》是一件金碧青绿山水,作于1943年。张氏言戏仿南宋刘松年笔意,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云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画面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让人不觉有身临其境之感,青山绿水之秀、云雾缭绕之气、远近劲松之态,观者与画中策杖者感同身受。《闲吟策杖图》是融金碧山水与小青绿山水的成功尝试,这是一种独创。

 

26 山水 四条屏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27 绿树平冈 金碧山水 1946作

  款识:绿树低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鸥鹭自游溶。丙戌夏,沱水邨屋涉事,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金碧山水》依据谢稚柳的题跋为张大千四十七、八岁时所作的青绿山水画精品,沱水村居在成都近郊,画中山石皴法以宋人小斧劈为主参以披麻,树法则远接元人黄鹤山樵,显然企图在摹古以外,突破时代的藩篱。大千曾在另一幅作品上题跋:“偶欲效北宗画法,雅不欲从马夏入门。马夏虽工,才一落笔,便不免作家面目。此幅略似李唐,生拙处时得天倪耳。”所谓“天倪”者,即是自然,他极力避免“作家习气”。从画中可以看到,由于他用笔惯常流露的秀气,尤其是设色上参用石绿、石青与赭石的冷暖色调的对比,使画面温润细腻,消弭了北宗应有的刚健与峻峭,形成大千青绿山水画的明丽、婉约,而毫无霸气的独特个人风貌。

28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29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京口金陵百里程,晓烟未泮雨初晴。奔平瞬息江头过,未老新添画里情。此予十年前京沪平中口号也!偶效海岳云山,遂书其上。丙戌八月,峨嵋山中,涂文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昵燕楼书画印、春长好

 30 山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31 碧树金冈图 立轴 金碧山水 1946年作

  款识:碧树生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闲棹自游溶。丙戌三月,用二石法写,蜀人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下里巴人(朱文)、直造古人不到处(朱文)

  本幅金碧山水作于1946年。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云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画面布置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金碧山水是在大青绿山水的基础上,用勾金、染金、涂金等方法提注画面,使画面具有金碧辉煌的特点。金碧山水通常被人理解为工极妍丽、金碧辉煌的画。故自宋代以后,就很少有人问津。然张大千的金碧山水,构图饱满,重彩浓墨,金光灿烂。墨、色、金三者结合之巧妙,色彩绚丽,全无一丝俗格。

32 山水 立轴 1947年作

33 拟赵仲穆笔 纸本设色

 34 煮茶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茗碗月团新破,竹炉活火初燃。门外全无酒债,山中惟有茶烟。丁亥三月作《煮茶图》,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煮茶图》绘于1947年,是张大千典型的青绿临古风格作品。大约从1946年起,张大千山水进入其一生艺事的最高潮。《煮茶图》的构图、设色,得力于董源之处正多,其林壑景致之美,既精雅工巧,又气息高古,为大千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煮茶图》近景一片平坡之上,画老树五株,树间搭一草亭,左侧一块玲珑的太湖石,点出亭中持扇高士,草亭后两棵不高的棕榈,意示出此地气候温润。草亭外置一几,陈古瓶、古书,一童子正在旁边煮茶,另一童子则步入小亭奉茶。顺着煮茶童子的方向而上,一条小桥曲折通向山根,转为山脚小路,逶迤而上,进入画面中景,掩映在竹木间的山斋,斋中长案置古琴卷册,案后设四出头官帽椅,显示出主人弹琴读画的清雅品味。经由山斋侧后方的板桥渡河,远景群峰层叠耸立,对岸高瀑垂流,取景深邃,令人有幽然尘外之想。此画虽取法董源,但取意却近乎明人,画上题诗为明代陆治《烹茶图》上题诗。

35 仿梅花道人渔父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君舟我艇忽相逢,江上斜阳映碧峰。且钓且谈情未尽,白鸥飞处水融融。丁亥三月,仿梅花道人渔父图。道人盖从北苑潇湘图得笔也!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36 烟江叠嶂 设色绢本 1948年作

  款识:(1)梅花道人烟江叠嶂图。盖全师北苑,不袭王晋卿一笔也。戊子四月,大千居士临记。(2)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越日复节坡诗。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潇湘画楼、张爰私印

  《烟江迭嶂图》作于1948年,虽自题仿梅花道人吴镇笔意,实则出于董、巨一派,在水墨皴擦基础上以青绿设色,把董、巨江南画派的矾头山脉表现得更为娟洁静朗。此画以高远法全景构图,用从山脚看山顶的角度展现崇山峻岭的高大雄伟,场面宏大,气派雄浑。布局雄奇中不失空灵,近水远山层迭铺陈,开和有序,层次井然。画面造境优美,风水极佳,主体两列山脉呈环抱之势把一泓瀑布圈在其中,山脚栈道临水而列,后又有远山如屏,逶迤天际。中段以两水交汇成的一湾碧波间隔开前后景,山下有板桥横亘,平坡迤逦,屋舍树林点缀其中。近景作平坡杂树,一派水村风情,加上水中钓艇,这分明取自梅花道人吴镇《渔父图》模式。此画绘于日本圆丝绢上,赋色精致典雅,温润如玉,比之纸本所画更多晶莹润泽的透明感,烟岚浮动。笔法几乎全用长短批麻皴,丰富灵活,层次鲜明,再加层层苔点,更增苍郁气质。此画双题,一为画名,一则节录苏东坡《烟江迭嶂诗》于画上,书文俱佳。

37 烟江叠嶂图 设色纸本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