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52 (海上画派 张大千山水 19)

2016-12-21 10:41:4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宋以后的近千年里,青绿山水虽然没有彻底从中国绘画中消失,但基本上只是被作为一种技法使用。像展、李、王、赵那样专攻青绿而卓然成家的近乎绝迹。青绿之美遂在千年绘画史上若隐若现,仅是作为一种技艺被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和继承,山水画的创新规律几乎与青绿无关。因为有了张大千,才没有让青绿之美彻底消失,是他恢复了青绿艺术的创新功能,将创新的生命活力注入青绿艺术之中。当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人苦心建构中国画的笔墨之美时,张大千走的却是重建青绿之美的单行道。

1 黄山一角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2 黄山文殊院 设色纸本

3 黄山始信峰 立轴 1936年作

  款识:磴绝云深路,怕行短硚夫,喜得支撑攀,松缩手防龙,护挡石昂头,与虎争肖物,能工天亦咄,散花偏着佛,多情题诗好,付猨猱读淡月,空蒙有啸声。黄山始信峰,为峰之最奇险者。散步坞石笋矼,肖物赋形,尤诡谲,不可名状。丙子二月,蜀人张爰。钤印:张季、大千、两到黄山绝顶人、大风堂

4 黄山九龙潭 1936年作

5 罗浮宝积寺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1)宝积寺前朝日红,杖藜来看老人峰。流连阿买知吾意,两坐泉声树色中。罗浮宝积寺,前年与三侄心铭两度同游。蜀人张爰。(2)丙子,写似楚湘仁兄法教。大千居士。钤印∶游艺中原、张爰、蜀客、张大千、长髯张郎三十八

 6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7 观泉图

  款识:破石如龙气未降,摩挱鳞甲尚森张,高人游戏题诗句,又被山僧说短长。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父、摩登戒体、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8 携琴访友 绢本 1938年作

9 云亭话旧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款识:(1)岁丁丑四月廿九日,大千张蝯写记。钤印:三千大千 (2)己卯(1939)三月既望,题赠君吾道兄法教,大千张爰。钤印:张季、大千

  此图画于1937年,时大千38岁,此时大千的山水取法为上,推重唐宋,乃用大小李将军大青绿山水法,勾廓填彩,少皴多染,其色沉碧丹翠,极具富丽华贵之气。图取高远之势,近作奇危大石,其上苍松虬曲。两高士策杖论道。向上则长松夹道,通往仙阁楼台,其后白云缭绕,青峰丹顶间,一径如梯,陡然至上,有步云驾雾之势。勾山形廓方硬,笔法直落劲挺,山脚峰顶间用泥金。因用大小李将军法,勾斫之形必得爽利为宗。境取黄山奇秀之景,山多石质巨岩,崖巘千尺,块壁耸屹。风格华贵雍容。大千山水偏爱黄山,人有谓之“新黄山画派”者。此类作品,四十年代以后便少见了。

10 金碧山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1)到此欲骄日月,回头又失蓬莱,秋风吹出并莲开,何处长安尘埃。雪下玉龙游戏,月中青女徘徊,眼忆着锦江来,今古纷云玉磊。《西江月·华山》。同仲兄虎痴看云海作。大千居士爰。(2)丙子三月,写奉丙乙乡长兄两教。弟爰。钤印:张季、大千、张爰、摩耶室

  宋以后的近千年里,青绿山水虽然没有彻底从中国绘画中消失,但基本上只是被作为一种技法使用。像展、李、王、赵那样专攻青绿而卓然成家的近乎绝迹。青绿之美遂在千年绘画史上若隐若现,仅是作为一种技艺被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和继承,山水画的创新规律几乎与青绿无关。因为有了张大千,才没有让青绿之美彻底消失,是他恢复了青绿艺术的创新功能,将创新的生命活力注入青绿艺术之中。当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人苦心建构中国画的笔墨之美时,张大千走的却是重建青绿之美的单行道。

 11 华山云海

12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13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14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15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16 华山云海图 长卷 设色绢本 46.3×568cm 1936年作

  款识:(1)华山云海图。到此欲骑日月,回头又失蓬莱。秋风吹出井莲开,何处长安尘埃。雪下玉龙游戏,月中青女徘徊。眼前忆着锦江来,今古纷纭玉垒。调寄《西江月》。与仲兄虎公中秋日登华山绝顶,明日遂观云海,因赋此题。永吉老兄索仿吾家僧繇没骨画,追忆当时情状,写此请正。大千弟张爰,时丙子四月既望,吴门网师园。(2)此卷初师僧繇法,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大千居士又记。钤印:蜀郡张爰、人间乞食、三千大千、大风堂、高询白帝问真源

  题跋:神功直逼王安道,仙掌莲花手抉阁,兵气初销更西笑,三峰岚翠泼天来。大千新写此图,瑰奇玮丽,可上追马、夏,因记小诗。丙子除夕,傅增湘。钤印:傅增湘印

  张大千1934年中秋与仲兄善孖首次游历西岳华山,旬日内遍登华岳五峰、寻幽探奇、写生赋诗,兴致极高。此后他画了几幅以华山云海为题的作品,也题同一阕《西江月》。

  此幅《华山云海图》长卷是大千画华山云海中最好的一幅,当时赠予“北平第一名厨”的春华楼掌柜白永吉。全图山形以红绿黄蓝等重彩绘出,皴法不用墨线,而是于蓝色山脉上或以深蓝或以深绿表示阴暗处,橘红及黄色山脉则以深棕色线条加强,此外,山形各处再以华丽的金线点缀。张僧繇,南朝梁人,擅宗教画,画山水为“没骨法”创始者。因其姓张,张大千故称“吾家僧繇”。李思训为唐代画家,创金碧青绿画法。玄宗开元初,官右武卫大将军,后人称为“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亦擅金碧山水,世称“小李将军”。从以上两次题跋中可见,此图原为没骨,其后又加金碧青绿,实为没骨青绿金碧之合,堪称划时代之巨作。

17 蓬莱仙境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到此欲骑日月,回头又失蓬莱。秋风吹出井莲开,何处长安尘埃。雪下玉龙游戏,月中青女徘徊。眼前忆着锦江来,今古纷纭玉垒。甲戌初游华山作。丙子十月,大千,张大千。钤印:长髪张郎三十八(白)、蜀客(白)、张大千(朱)

  此幅蓬莱仙境构图简介,用色清新,远处高山层峦迭嶂,浓重的雾气为蓬莱仙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再观近处,一仙人立于奇石至上望向云雾环绕的深处,似在享受此刻的悠然自得,也似在领悟人生。

 

18 山水图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落拓湖湘载酒行,高楼灯火动严更。春如短梦花无语,潮涌寒光月有声。芳树远迷三楚阔,乱山斜抱一川明。谢郎今夜思千里,歌响临风赋未成。丙子秋日,拈吾家船山句,作画于故都桐梓寓庐,时微雨初晴黄花大放,大千居士。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千豪发

 19 罗浮鲍姑晒布台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20 临窗原潺图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木叶西风古道,稻花北陇新田,流水美人何处,夕阳荒草连天。丙子春日,大千张爰。钤印:西蜀张爰、大千居士

 21 江岸秋风 设色纸本

  款识:石岸能高野水清,江日未堕江枫明。无人唤取玄真子,船尾秋风日日生。仿赵文敏笔。蜀人张爰。钤印:蜀郡张爰、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

  此幅《江岸秋风》是大千三十年代中期的摹古作品。画法借鉴并综合了工笔、小写意、大写意多种技法和处理,这一特殊的融合使画面显得异常的丰富和灵动。此时的大千先生逐步摆脱了前人技法和风格的束缚,自身面貌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虽为摹古之作,却仅取其构架与意境,发挥自身之所学、所长,尝试多方面的突破和创造。整幅作品笔法俊逸,画工严谨,风格清新、高远。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在展现传统艺术精粹同时,又融入画家个人理解与独特风格的精致之作。

 22 秋江帆影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23 黄山天都峰 立轴丙子(1936年)作

  题识:此天都峰鲫鱼背也。为黄山最险处,惜无方式以传之。时在丙子五月,蜀人张大千爰,写于大风堂中。钤印:生张八(白)、大千居士(朱)

 24 仿松雪斋笔

25 黄山始信峰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磴绝云深此独行,短桥失喜得支撑。攀松缩手防龙攫,据石昂头与虎争。肖物能工天亦咄,散花偏着佛多情。题诗合付猿猱读,澹月空蒙有啸声。黄山始信峰俯视散华坞,肖物赋形,奇诡不可名状。拟大涤子、垢道人两家法。丙子重三月,大千张爰,时在白门。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两到黄山绝顶人

26 黄峰千仞图 约1936年作 耶鲁大学美术馆藏

  大千早年受其书法老师曾熙影响,习作山水。曾熙雅好石涛山水,时有临习,因而大千山水亦由石涛起步,从二十年代初开始,以仿学石涛为主,与此同时,旁及石溪、梅清、程邃、八大等,求其高古出尘,而皆能逼真。

  张大千曾在《明末四僧画展序》中说:“石溪、石涛、八大,则由董玄宰而上窥子久者。渐江居黄山久,喜画奇山怪石,笔墨贵简,世人遂以为近于倪,实则多于倪也。石溪苍茫沉厚,或以为出于黄鹤山樵,殊不知玄宰空灵,石溪变之以沉郁,不期与山樵比迹,若必谓其出于山樵,则形相之论也。”大千中年以前为了画出自我面目,常将石溪、石涛笔法混用,即他所谓的“仿二石法”,以为自辟门径的手段之一。到1930年前后,是大千伪作黄山画派作品最多的时期,其中便以石涛、石溪、梅清为大多数。

大千性格豪爽而聪敏,故石涛对其影响最深,但其艺术中,石溪同样不可或缺,正是石溪的拙,平衡了大千笔墨中石涛的巧,因此,他一生对石溪临习不辍。

  《黄峰千仞图》,约1936年作,从经营位置、笔法到款书,皆刻意取径石溪《水阁观书图》,虽略有变化,但有意强化了石溪笔法的荒率、苍劲,线条虬曲,以繁密的解索皴作山石,令人一望而合乎画史中对石溪的描述。

27 仿石涛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茅屋人稀到,幽襟可尽欢,水流云外乡,猨啸谷中寒,顽壁奇松寄,崇峦险石安,老夫无一事,携杖过桥看。丙寅秋九月,过天隆古院,得阅巨然墨笔,意法劲秀而丘壑别具一番神味,玩之深有得于心者,遂尔拟出。清湘石涛济山僧。钤印:大涤堂、清湘道人、前有龙眠济、痴幻、张爰之印

28 仿石涛山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丙子重三月,仿大涤子笔写于大风堂,大千居士爰。钤印:张大千、张爰、大风堂

  该幅山水创作于1936年,画面所绘内容,为石涛常绘题材:远处孤舟之上,两人对谈,留白而形成的江面,一直从远处延伸并与近景相连通。嶙峋的山石占据了画面右侧的大部分,蜿蜒生长的奇松顽强地生长在山顶,赭色和墨色将画面分成前后远近两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而掩映在近处山林中的楼阁,则带给人一丝丝温暖。笔墨技法变化多端,肥、瘦、方、圆、横、斜无所不有,而且配合着墨、水、赭色的全面运用,极尽用笔变化之能事,体现出张大千过人的绘画技巧和综合功力。

29 独往秋山深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独往秋山深,回头人境远。仿石溪笔,行逊仁兄方家正之,丙子夏日,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蜀客、大风堂

  是幅以石溪笔法写湖山小景。群山环抱中,一道瀑布奔腾而下,野亭临瀑,坐落在湖堤尽头,堤岸曲折宛延,岸边杨柳倒垂,近处一白衣高士正曳杖驻足回首,望向茫茫湖面及绵延远山,正呼应“独往秋山深,回头人境远”的画题。张大千早年学石涛之外,对石溪也极有心得,连甚得石溪法乳的黄君璧对其都极为推服。此幅峰峦以石溪粗重的秃笔法画成,赭石染出山体,复以干笔皴擦出朦茸的草木,颇得石溪神采,而款书又可看出石涛的影响,显示出大千早年对二石用力之深。

30 石梁观瀑 1946年作

31 长松悬瀑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32 石梁飞瀑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丙子三月既望,以大涤子笔写石梁飞瀑于大风堂下,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1936年大千游黄山,时大千在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该图便是此期的山水画作品。长松挺拔直立,山势险绝,既有实景,又有表现性的笔墨关系。

33 雁宕话旧 设色纸本丁丑(1937年)作

  款识:(1)岩翠积,映水渟泓深碧。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花草化云狼籍,界破遥空一掷。栅外斜阳无气力,断魂归尚湿。《谒金门》。雁宕大龙湫。丁丑三月,写于昆明湖上,蜀人张大千。(2)智泉仁兄先我三年游雁宕,比相遇故都,偶话兹山之美,当以水胜,大龙湫尤幽闷灵奥。同游黄君璧于此尤念念不忘。客窗无俚戏写此幅。智泉兄以为遗貌取神,正在阿堵,因题呈教,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张大千、山水因缘等于婚媾

  大千对于山水的取法,并不专走南宗路线,同时也能画北宗风格的作品。大千的审美观恢弘有容,他的笔墨技法多能兼擅,无论他的山水、人物或花鸟,都能兼得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文人士大夫、宫廷画师、民间匠师的风格于一身,既未受到中国悠久历史的包袱所压抑,而且还跨越了昔日的门户之见。从全幅的山岩与矮树布局来看,大千巧妙运云气为呼吸,通瀑布为血脉,又突虚右下方的小屋,以突出画面正下方的小树。设色方面,花青与赭石浅绛,全幅画调大气恢弘,得山之骨,树之灵。

34 雁蕩大龍湫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款识: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跳珠委佩,迤逦沾衣翠。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空凝睇,明朝吟思,梦掬银潢水。雁宕山奇水秀,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并此写西石梁瀑布,因于岩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也。图成,更倚《点绛唇》题之。春间与蓬莱于非厂、南海黄君璧、武进谢稚柳同游兹山,永嘉方介堪为乡导,下榻雁影山房。乐清张令索予辈作画,其时诸人皆无印,乃由介堪急就凿一章,文曰“东西南北之人”。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予与非厂犹得朝夕相见耳。偶忆及之,因书画上。丁丑秋九月,蜀郡张爰大千父。

  此畫的主題是浙江南部雁蕩山的大龍湫瀑布。大千雖好遊山,但雁蕩之遊,似乎只有1937年这一次。大千、于非厂、黃君璧、謝稚柳、方介堪一行,在雁蕩兩天,除了大龍湫,先後又遊訪鐵城嶂、三折瀑、天窗洞等名勝。當時由於樂清縣張縣令的特別照顧,而下榻雁影山房,於是大家合作一畫相贈。因為沒人帶印章,由篆刻名家方介堪臨時鑿一急就章,其文為“東西南北之人”,鈴印在合作畫上。因為方介堪籍貫浙東,謝稚柳籍貫江蘇武造,同為“東”邊人,張大千籍貫四川西部,是“西”邊人,黃君璧籍貫廣東南海,所以是“南”方人,于非厂籍貫山東,則是“北”方人,合在一起剛好是“東西南北之人”。

 此盡的近景、高士和懸崖上的古松,畫法受石濤的影響較多。但是主畏的岩石,其造型與結構,則又受到張風的影響。全畫設色採小青綠,表現大千先生在三、四十歲時,綜合各家風格以及寫生,所開創出個人的面目,顯示他對裝飾色彩的高度興趣。

35 雁宕大龙湫 设色纸本

  款识:谢女解吟柳絮,鲛人潛织冰绡。人远雷声乍起,龙归山影动摇。雁宕大龙湫。飞珠走玉如雾,縠冰绡下垂天半,风过处雪花飞溅,又如柳絮之扑人衣袂也。蜀人张爰。钤印:张大千、蜀客、大千掌握、有此山水

36 华山长空栈

37 雁荡观瀑图 水墨纸本 丁丑(1937年)作

  题识: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跳珠委佩,迤逦沾衣翠。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空凝睇,明朝吟思,梦掬银潢水。《点绛唇》。丁丑春,游雁山还故都,昆明湖上写此,寄萍孙仁兄方家正之。正蜀人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大千豪发、山水因缘等于婚媾

 38 雁荡三折瀑 设色纸本

39 黄山白龙潭 立轴 1936年作

40 雁荡三折瀑 设色纸本

  题识:世嚣都不到,大造意偏精。奇石当人立,幽禽浃耳鸣。泠泠三叠响,恻恻五铢轻。应笑秋风客,金丹尚未成。雁宕三折瀑。蜀人张大千,大风堂下。钤印:张爰、大千

41 莲花山飞瀑 设色绢本 1937年作

  题识:莲花山飞瀑。穷源春书意,到此瀑其心。莲花山在武威县西南,到此山中即见得此瀑布。丁丑秋月,莲花山游归写此图。云林吾兄雅正。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东西南北之人

42 黄岳观瀑图 镜片 1937年作

  款识:涧石磊磊涧水流,蜿蜒垂作九龙秋,镜开百尺清无底,铁立四壁深且幽,有客芒鞵历丹岭,俯见空潭明月影,回身直上万仞山,莫贪明月遭龙醒。黄山九龙潭,以清湘法写之,并书谢室诗于上,时丁丑三月既望,昆明湖上,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白文)、蜀客(朱文)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黄山东海大峡谷景区之一的九龙潭,传说这是乾隆皇帝的九龙化身。九龙瀑又称九龙潭,瀑长一里余,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水源出自炼丹、莲花、玉屏、天都诸峰,流经云谷寺,至香炉峰与罗汉峰之间的垭口倾泻而下成瀑。

1937年春天,张大千寓居北平颐和园。这幅作品即是在此地所作,在该画的题跋上说是用了石涛的笔法,其实,与石涛相比,这幅画更以清新秀逸取胜。张大千自二十年代初至上海后,开始了以石涛艺术为中心,旁及八大山人、渐江、石溪、徐渭、陈淳等人的研习。对于石涛他尤为推崇,用了大量精力去学习石涛的绘画艺术。

43 山水 设色纸本

44 罗浮五龙潭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采药仙翁去不归,潭光澹澹拂崖扉。扪萝忽听山泉响,疑有潜虬破壁飞。罗浮五龙潭。大千居士写并题。师石涛、渐江两家笔法,写奉哲生先生两教。丙子(1936年)春日,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张爰、三千大千

 45 罗浮鲍姑晒布台 1937年作

46 观瀑图

47 游山图 设色纸本 丁丑(1937年)作

  题识:游山忘岁月,屐印自相通,风露灵虚意,禅机静裡磨。同来叩梵宇,遂此老烟梦。岂向人间说,林丘自在多。丁丑春日,大千仿石谿残道人。钤印:张爰之印、三千大千

48 仿石涛山水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款识:志淡何愁行路险,身闲却喜入深山,红尘栗碌繁霜鬓,天地不仁感古今。世外桃园何处寻,斯游亦足豁胸襟,风飘苍影工挥画,石泉碎声善鼓琴。丁丑夏六月之望,大涤子石涛。钤印:苦瓜和尚(白文)、老涛(朱文)

49 出峡图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题识:丁丑秋日,仿石涛,子京十二兄方家法教,大千弟张爰。钤印:大风堂、大千大利、人间乞食

  题跋:此出峡图之一也。入名山与影。钤印:癸卯进士

  张大千饱游名山大川,因此他的山水画除了有丰厚的传统基础之外,又有充实的生活基础,创造出磅礴瑰丽、奇幻多姿的艺术境界,开拓了新的山水画画法。此幅《出峡图》,作于1937年,此时张大千的山水画风受八大、石涛影响很大,大量摹仿他们的作品,其用笔利落、灵秀,画风俊俏、爽利,作品风格雄健灵秀,严谨流畅。

50 拽杖图 立轴 丁丑(1937年)作

  题识:竹杖攀驼项,高崖一径斜。遥遥呼玉女,步步踏莲花。石劈惊神斧,云开下帝车。飞星随意摘,漫向世人夸。丁丑秋八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蜀客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