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61 (海上画派 张大千山水 28)

2017-01-01 11:51:16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张大千的绘画创作和画风演变分为四个时期,两座高峰。第一时期是少年时期,才华耀眼,雅致动心。第二时期力追宋元,灿烂广博。第三时期是敦煌之行,他的技术与境界,上接南北朝隋唐,大气磅礴,精微蕴藉,无所不备,创作达到他的第一座高峰。第四时期是晚年的“破彩”,脱尽古人,见出自我,此时的创作达到他的第二座高峰。

1 幽翠飞泉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款识:(1)乙酉中秋,斋中坐雨,图之破闷,尽两日之功写竟。蜀人张大千爰。(2)晓迎幽翠树如盖,暮拂苍条挹清霭;远峰眉黛剪双眸,一曲飞泉动爽籁。拟石溪、石涛,略得苍莽之致,正所谓子久正脉也。稚柳吾弟清正,乙酉,兄爰。钤印:蜀人张爰(白文)、上静旧居(白文)、大风堂(白文)、迟秋簃(白文)、爰居士(朱文)、张爰(白文)

  题跋:此图一九四五年大千先生为稚柳所写,文革中为造反派抄家取去,弃置仓库。日与尘垢相混,历十余载始得发还。画面及四边破损不堪,因为修补后付裱,并此记之。时癸未春分,健碧于名都城。 (陈佩秋)

  张大千的绘画创作和画风演变分为四个时期,两座高峰。第一时期是少年时期,才华耀眼,雅致动心。第二时期力追宋元,灿烂广博。第三时期是敦煌之行,他的技术与境界,上接南北朝隋唐,大气磅礴,精微蕴藉,无所不备,创作达到他的第一座高峰。第四时期是晚年的“破彩”,脱尽古人,见出自我,此时的创作达到他的第二座高峰。此幅《幽翠飞泉》,震撼心魄,为当今所见张大千先生最大的山水画,是张大千先生第一座创作高峰的代表之作中的精品。

  《幽翠飞泉》在构图上,采取平远、深远、高远并用,峰峦冈埠,坡陀沙渚,起伏变幻无穷。溪、桥、茅舍,钓艇行人,章法严谨,结构奇突。林木葱郁,疏密有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笔笔是自家写出,亦笔笔从古人得来,深得自然山川的真趣,创前人所未造,示后人以难摹,妙在生面独开,仍不露自家法度,一片精彩,神来气来之作。笔法似取古人,而又出自新意,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精湛凝练,毓秀清润中含苍茫浑厚的韵味,变化无穷,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并根据物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和不同变化,干、湿、浓、淡并施,达到了水晕墨障,墨不妄施,运墨而五色俱的佳境。整幅图画,大气磅礴,空灵澹宕,充分展示了张大千先生的绘画风格。

2 峡江行舟图卷

  题识:舟从乱石堆中过,人在荒山顶上居。顿顿煮鱼倾白堕,家家食黍养花猪。新安江。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张大千、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3 新安江纪游 镜框 1945年作

  题识:十里危滩五里湾,撩人四面列烟鬟,引舟漫怪长年懒,却得推篷看好山。新安江旧游。乙酉二月,爰。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见底,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岗重迭,山势各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新安江复以多险著称,其上游地势高,河床峭削,节级而下,江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相交,构成峡谷,因此深潭与浅滩相接,静水与急流交替,俗传“新安江三百六十滩,一滩高一丈,新安在天上,”在公路开辟以前,商旅往来多经水路,江上木帆路结队,逆水行滩,纤夫弓背,号子连天,艰辛万状,故古诗云:“下滩容易上滩难,行舟到此心胆寒。十夫纤挽寸步进,滩声人声入云端。”此作即写新安江险水行舟一节。全图大开大合,敷色清丽,既歌颂祖国之壮美,复怜悯纤夫之劳苦,即所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者。

4 青城幽境册 册页 纸本 1945年作

  题识:(1)朝阳洞。青城十帧。大千居士。(2)降魔石。青城天师诛妖魅处。乙酉,大千居士笔。(3)迎仙桥。乙酉,大千居士写十帧之一。(4)丈人峰。乙酉,大千居士写。(5)望坡崖。宋张愈望子瞻归处,俗讹为王婆崖。大千记。(6)上清宫。乙酉夏,爰。(7)大崖阿。乙酉写青城。大千爰。(8)高简槽。青城入口,进则蔚然深秀,遂异人间。大千居士并记。(9)第一峰。蜀人张爰。(10)观日亭。大千居士写。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千、大千居士、大千眼底

5 导江玉垒一角 立轴 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空谷跫状慕足音,云峰窅渺接青禽。元霜绛雪松根路,还车载道心。丙戌三月,写导江玉垒一角于沱水村屋,大千张爰。钤印:大千(朱文)、张爰之印(白文)

6 村林烟暖

7 仿石涛笔意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1)幽崖树色经霜古,绝顶松涛入夜惊。日夕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丙辰清和月,作于大涤草堂,清湘老人济。(2)蜀人张大千。钤印:前有龙眠济、阿长、老济、痴绝、张爰、大千

8 石涛笔意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丙戌夏日,大千张爰,沱水村居。钤印:大千居士(朱)、张爰私印(白)

  此幅张大千拟清湘老人石涛笔意之山水,作于1966年,青绿设色,森然中透露出一种大家气象。众所周知,张大千以临仿石涛而闻名海内,因此此幅笔墨精良,气息生动,堪称佳作。张大千的笔墨,不僵不燥,不愠不火,圆润清雅,秀丽有情,山头如云,近松多姿,为充满勃勃生机的自然山水做了情绪外露、内蕴丰富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张大千称雄宇内的机枢所在。

9 仿石涛春云闲钓图 立轴 1946年作

  款识:碧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篷,多情只有闲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丙戌秋日,写元人诗意。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张爰之印、大风堂,

  《仿石涛春云闲钓图》为浅绛画法。开门见山,画心巨峰突兀,近景间有杂树。山坳间有茅屋房舍,掩映于松林之中,一高士临江眺望。该图系用两岸式构图变体主峰鸟瞰山川,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一片江渚,远处山峦起伏,意境深邃。此画无论是笔墨,还是神韵,均很到位,是张大千中年左右仿石涛作品中的代表作,不过,张氏之拟石涛,并不一味依葫芦画瓢,亦步亦趋,而是随时有所增删详略,要在石涛精神处与之神会。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在景物上,也是由淡到深渲染数次,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则均是用不同层次的湿墨一处一处地晕染出来。远看已经脱离石涛之面目,近观则无一不是石涛意趣,无一不是石涛面目。张大千对石涛绘画艺术,不仅能够深入进去,探其究竟。还能脱其窠臼,自辟蹊径。

10 红树碧嶂 手卷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碧嶂遥隐现,白云自吞吐,空山不逢人,心静即是古。丙戌(1946年)新年,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11 观泉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山中宰相有仙骨,坐爱岭头生白云,壁张此画定惊倒,先请唤人扶着君。此米虎儿自题诗也。丙戌初夏,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12 仿石溪山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13 拟龙眠居士笔 设色纸本

14 松下咏诗 立轴纸本 1946年作

  题识:凝碧丛丛接九阍,染花乔木识灵根。登山高思如云暖,浅笑虚堂梦里痕。丙戌九秋,沱水村居涉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此图山石形态丰富且变易多端,尤其是左部山石,方折有致,整体上有卧虎盘龙之势,向右倾出,呈环抱状,远山为舒缓土坡,渐趋平淡,清朗润泽的着色使画面精谨雅逸又不失典丽,清真雅正,无丝毫俗韵,为青绿山水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诚如时人评大千“北宗骨骼南宗韵”。

15 高尚书巢云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16 观瀑图 立轴 丙戌(1946年)作

17 临高克恭巢云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高尚书巢云图。此图寒斋旧藏,房山为鲜于伯机作,倪幼霞、丁鹤年、张青父俱有诗跋,无上妙品也。丙戌春日临并记,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高克恭,号房山,累官刑部尚书,元代山水大家。张大千对其情有独钟,为了观摹高房山真迹,苦寻十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他曾在一幅三十年代所作的《仿高房山巢云图》上题:“房山墨戏迈元章,绝代堪为双凤凰;梦想十年嗟未遇,巢云合喜属苏张。房山巢云图为鲜于伯机画,烟云起灭,竹树华滋,乃其生平合作。予以壬戌岁得于海上,兹拟其意为此。”,以此可知张大千于1922年得到高克恭的《巢云图》。张大千对此件《巢云图》十分珍爱,曾多次临摹,本件作品即为其中之一。是图作于1946年,此间为张氏精艺俱佳之时,故而相对于其它几张同样题材的作品来说,本件作品更能体现大千先生精湛的绘画技艺。

18 华岳仙掌峰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落日危峦接素秋,寿松突出与云浮。巨灵多事留高掌,直决黄河下豫州。丙戌春日,写华岳仙掌峰,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风堂、吾将此地巢云松

19 幽谷飞泉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地削芙蓉瓣,天悬瀑布低。丙戌嘉平月下,似达聪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此山水作,峭拔奇兀,蔚为壮观。构图师学范宽,山势嵯峨,崔嵬峥嵘,苍松巍立,竞向天穹,令人叹为观止。远山逶迤叠嶂,乃以淡彩渲染,似有云烟蒸腾之妙效。其画山水尤重皴法,然不拘泥於定式,笔致灵动而穷其变象,后来者多失之浊乱。复以极少之皴点别其植被,疏简萧淡,面目俊朗。

20 晴岳参云 立轴 1946年作

21 苍山秀美图 立轴

22 翠屏幽涧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石壁翠屏开,寒泉曲涧回,云柯暗到脚,木屋破风雷。丙戌嘉平月,偈得乾隆纸一番,用北苑法写此,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题跋:丙戌为大千四十八岁,其时在海上初得北苑潇湘图卷,故时效其体,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若黄鹤与北苑本一家眷属也,稚柳观因题。钤印:稚柳、谢稚

  此幅作于1946年。正是大千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即其所言“溶古人而有我”。是年,张大千在上海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并于12月偶得珍贵的乾隆纸,遂挥毫泼墨,以北苑法作此幅。此作取全景式构图,结合高远、深远与平远,画面上群山环绕、林壑幽深、神气苍莽、云雾缭绕,为隐士世外幽居之处。不息的流水仿佛流动的时间,使临水而坐的隐士陷入深思。整幅画既有董源山水的雄浑气势,亦流露着宁静清寂的诗意。据谢稚柳题跋称:“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从笔墨、构图看却与王蒙有相似之处,但不似王蒙般缜密,而是比较疏朗。1946年正是大千致力于临学王蒙山水的高峰时期,而王蒙亦以董源为宗,故笔法皆有相通之处。从笔墨的角度看,大千用干笔淡墨皴擦,再用花青淡染,又以浓墨和矿物性颜料点苔,凌厉的斧劈皴显示出山岩坚实的质感。整幅层次分明,笔墨挥洒自如,将北方山峦特有的挺拔和南方山水的清秀韵致均表现出来。

23 野水疏林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

  本幅诗题为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七言古诗的前四句,绘江南秋景:岸边秋水退落后的河床痕迹,裸露的树根,随风飘落的黄叶……而水面上悠悠的一叶扁舟和舟中独坐的高士,似乎永远停留在时间与空间的河流之上。苏轼诗中、大千笔下的江南秋景,秀美如斯!

24 携友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昔东坡居士与李公济合写憩寂图,传为艺林胜迹。予与心畬王孙合作尤多,此帧亦自超超立著世,有赏音当不以寻常画史目我辈也。丙戌二月,将还蜀中,倚装记。爰。钤印:张大千、寂笑斋、旧王孙、溥儒、大风堂

  “南张北溥”时有合作,多有神逸之品,此其一也。此画以简润之笔绘山居景色,前景中湍急的溪流与大笔皴染出的山石掩映成趣,石桥横跨溪上,上有两高士仰望瀑布畅谈,远山层峦中依稀可见楼阁白塔,为张大千与溥儒合作之精品画作。

 25 江南图 设色纸本 丙戌(1946年)作

  款识:扬雄投阁动微尘,庾信江南白发新。何必文章惊海内,稍怜林壑余一身。偶得乾隆高丽纸片幅,为义崇大兄作此乞正。丙戌夏,弟爰。钤印:张爰(白)、三千大千(朱)、大风堂(朱)

  《江南春》为张大千先生四十八岁应友人之请所作,意在石涛八大之间。学古而不拘于古。清秀明丽中见自家面貌。画上题自作诗一首,洒然超脱真大千本色。此画作于乾隆高丽纸上,诗书画三绝齐备,并多次出版,实难得精品。

26 拟石涛山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平林疏密树,远村三两家,东风原上暮,迷煞水扬花。石涛上人细笔画,极不易得,此幅何贞翁旧藏,后归江南顾氏。丙戌七月,忆临之。蜀郡张爰。铃印:张爰、三千大千

27 碧江泛舟 镜心 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碧树生云屋,平岗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闲棹自游溶。丙戌新岁,用二石法,写于沱水乡居。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千好梦、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28 泛舟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29 春城幽邃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小莹华,青城别峰也。在赵公山后,境最幽邃,磴道陡绝,游人往往不至。丙戌二月,写似华亭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朱)

30 赤壁夜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碧树生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凈,闲棹自游溶。丙戌元月,用二石法写于沱水乡居,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31 暮江归帆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野水桥边碧草生,遥山初霁接云飞。松阴泉石经行路,归去轻帆及暮晴。丙戌十月,沱水村居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三湘梦五湖心、大风堂

32 珍帚斋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珍帚斋图。丙戌十月,写呈虞琴仁丈教正。后学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此作是张大千1946年以师长姚虞琴的书斋--珍帚斋为题所作的一幅山水。此时正是大千一生中最为精力弥漫、才气洋溢的时候,一系列精彩的临古山水画作均绘制于此前后数年。《珍帚斋图》或许因其为长辈作画,笔法上更多显露出古法的细巧精致,一水两岸,远处的山峦呈连绵不绝之势,气象更见恢宏。作品笔致轻松严谨,即水草苍苔也极为精到,耐人玩味。山水逶迤,竹树蒙密,珍帚斋掩映其间,直让人生诗酒流连、烟云供养之想,允称佳制。

33 遥山云树图 镜片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遥山青一线,云树覆茅庐,绝胜清溪水,扁舟忆五湖。丙戌五月沱水邨居作,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

  《遥山云树图》作于1946年,画面作山环水绕夏日山居之景色,三两田舍依傍于山麓林边,近岸坡渚水草丛生,连绵辽旷的远山,草木青葱蓊郁,岩间清泉蜿蜒而来,渔人在江头寂静垂钓。设色清丽温润,营造出一种自在而安闲的意境,也流露出对“耕读生活”的神往。该画是张大千师法自然的作品之一,作品造景中规中矩,用笔用墨讲究法度,可以看出画家此时对山水画的创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绘画中,张大千喜欢营造山林意境;在生活中,大千也同样热衷于意境的构筑。他所居住生活过的听鹂馆、网师园、可以居、八德园和摩耶精舍都是可圈可点的好住处,尤其是可以居,是他按照北宋画院待诏直长郭熙的创作理念建造的可以居、可以观、可以游、可以行的大观园。此帧画上的五湖散人泛舟于五湖烟水之间,不正是大千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婉约写照吗?

34 溪山归钓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流水含云冷,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鸟同飞。丙戌五月,沱水邨居涉事,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35 远岫归帆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36 溪山幽居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京口金陵百里程,晓烟未泮雨初晴。奔车瞬息江头过,米老新添画里情。此予十年前京沪车中口号也,偶效海岳云山,遂书其上。丙戌八月,峨眉山中。汉安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笑白云多事等间为雨

37 金璧山水 设色纸本 丙戌(1946年)作

  款识:董文敏题所临唐杨升峒关蒲雪云:此图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若日日唱渭城则又画家所诃也。予不时以其法写江山胜概,使华亭可作不得为所诃耶,然华亭不,尝数数临之矣。丙戌上元,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张爰之印

38 桥畔眺青峰 1946年作

39 山水 设色纸本

  款识:长安一片月,万户杵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仿新罗山人笔法,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40 听松居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是图可谓张大千山水实景绘画的典型代表,以对实景的描绘综合古人技法,而又卓然有新意,松声、涛声交汇,景象开阔辽远,但又描绘得工致,有异于传统听松图的狭小景象,让人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

41 听松居图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42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43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44张大千山水画欣赏

45 秋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1)国宾先生法家正之,大千张爰。(2)偶得藏经残片幅,效元人法作没骨秋山图。丙戌六月,蜀郡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张爰

  “藏经笺”特指宋版佛经的特厚夹纸,揭开两层,一层较少有文字印,宜用于书写,常见小片藏经纸作为手卷引首。此“藏经笺片幅”用作山水画则属罕见。四十年代晚期是张大千摹古创作的高峰,自雪松而上接龙眠,只窥吴带曹衣,并参以己意综诸家之长自开面目。1946年,大千三上峨眉山写生,领略名山之雄奇瑰丽,气象万千,依古人意蕴探索创作一批风格各异而又广受瞩目之力作,《秋山图》乃其中精品。雪顶红岩,青山白云之清新俊逸画风曾多见于其三十年代,此作因而更显成熟而珍稀。画中峻挺没骨山水之气势比前更为磅礴巍峨而富丽堂堂;云雾溪水连成一气;石桥艇翁生动传神;乱树奇峰依势迭构、经营得法;将王希孟一路宋元清绿山水的笔墨情趣发挥到淋漓尽致。

46 金碧山水 立轴 1940年作

47 山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48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京口金陵百里程,晓烟未泮雨初晴。奔平瞬息江头过,未老新添画里情。此予十年前京沪平中口号也!偶效海岳云山,遂书其上。丙戌八月,峨嵋山中,涂文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昵燕楼书画印、春长好

49 碧树金冈图 金碧山水 1946年作

  款识:碧树生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闲棹自游溶。丙戌三月,用二石法写,蜀人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下里巴人(朱文)、直造古人不到处(朱文)

  本幅金碧山水作于1946年。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云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画面布置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金碧山水是在大青绿山水的基础上,用勾金、染金、涂金等方法提注画面,使画面具有金碧辉煌的特点。金碧山水通常被人理解为工极妍丽、金碧辉煌的画。故自宋代以后,就很少有人问津。然张大千的金碧山水,构图饱满,重彩浓墨,金光灿烂。墨、色、金三者结合之巧妙,色彩绚丽,全无一丝俗格。

50 绿树平冈 金碧山水 1946作

  款识:绿树低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鸥鹭自游溶。丙戌夏,沱水邨屋涉事,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金碧山水》依据谢稚柳的题跋为张大千四十七、八岁时所作的青绿山水画精品,沱水村居在成都近郊,画中山石皴法以宋人小斧劈为主参以披麻,树法则远接元人黄鹤山樵,显然企图在摹古以外,突破时代的藩篱。大千曾在另一幅作品上题跋:“偶欲效北宗画法,雅不欲从马夏入门。马夏虽工,才一落笔,便不免作家面目。此幅略似李唐,生拙处时得天倪耳。”所谓“天倪”者,即是自然,他极力避免“作家习气”。从画中可以看到,由于他用笔惯常流露的秀气,尤其是设色上参用石绿、石青与赭石的冷暖色调的对比,使画面温润细腻,消弭了北宗应有的刚健与峻峭,形成大千青绿山水画的明丽、婉约,而毫无霸气的独特个人风貌。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