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76 (海上画派 张大千花鸟 3)

2017-01-23 18:42:39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张大千的荷花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工笔荷。二,写意红荷和白荷。这类画现存最多,个性最强。画中的主体通常都是一朵或几朵舒展开的花瓣,中间露出莲蓬和花蕊。花瓣双勾,不过多敷色或墨,只在勾线处用少许淡色或淡墨,在花瓣的尖部用浓色或浓墨勾画,花蕊用藤黄和大红点出,清新淡雅,让人百看不厌。三,勾花点叶荷。这类画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作品,明显受明代周之冕、孙克宏勾花点叶画派的影响。荷花通叙都是朱红色,然后用泥金勾勒出轮廓线和花瓣上的细脉,使整朵荷花都突显出来,这种“金丝荷花”,晚年画的最多。

1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2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3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一)

 4 秋水芙蓉图 设色纸本 1954年作

  款识:临波照晚妆,犹怯胭脂湿。试问画看人,此景何消息。甲午二月,由丰多洒移居三巴,于摩诘城南,置碧塘种芙蓉,漫为传神,靓妆醉态。蜀人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豪发、大风堂

  诗堂:秋水芙蓉。此乃大千先师盛年力作,永年题于成都西郊。钤印:大风流、永年、壬■

  秋水芙蓉图,作于1945年,张大千从阿根廷移居到巴西,和常见的在国内画的作品感觉有些不同。原因是西洋画的颜色使用的影响潜移默化地起了作用。尺幅硕大的荷塘欣欣向荣,迎风挺立盛开的花朵,轻轻舒展的荷叶,构成美的篇幅。莲瓣内侧的白粉,荷叶沉着的苍蓝色,相映得体。石青、石绿、朱砂、白粉、墨等各种色相、色度的变化,使画面色彩丰富而不冲突、艳而不俗,是一幅十分成功的花卉作品

 

5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一)

 

6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一)

 

7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一)

 

8 相怜得莲 相偶得藕

 

9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一)

10 三十六波秋色 镜心 设色纸卡

  题识︰三十六波秋色。光甫先生法家教正,大千张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印、大千、昵燕

  本幅未署年款,从画风推之似属五十年代中期所出。写于特别订制之日本纸卡上。大千作画每于大笔挥扫渲染后,必以细笔收拾。遂见荷叶敷色轻盈,渲染肆意,而以鲜丽洋红勾写瓣尖及须蕊,足见精心。

 

11 荷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题识:小舫江窗面面开,殷勤纤手折将来,碧筒近说风流歇,解语多应愧此杯。戊戌冬孟,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

  历代画荷者甚多,然而大千居士画荷别具风韵。此件《荷花》是其五十九岁时之佳作。大千居士造荷妙在善用动感泼辣之笔墨营造静谧诡秘的意境。此件《荷花》荷盖水墨淋漓呼之欲出,焦点的怒放的荷花却若隐若现,引人遐思无限。大面积的荷盖呼应而成半包围的险绝图式,托出那风姿迷人而又蕴藉含蓄的荷花,圣洁神秘之意浑然天成,无须张扬却摄人心魄。这便是大千居士荷花魅力所在。

 

12 荷花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1949年去国后,张大千辗转日本欧美香港台湾巴西阿根廷各地,念念不已的是故国家园梦。这在他当时的画作中极为多见,如他在日本上野公园不忍池观荷所作《南浦红荷》中即题诗云:“不是野芳解留客,故山归梦已无家。”此幅1959年怀不忍池荷花的《荷花》与此其实同一旨趣,都是发抒怀乡病的,故题款说:“忆不忍池上芙蓉正开,盛叹为此。”

  此幅以杨妃喻荷花、以杨妃爱情悲剧喻世事改易而归乡不得。题诗云:“酒晕微消粉汗香,华清初遣试温汤。碧云不许笼娇面,凄绝它年太液旁。”恨、愁、悲、恋,可谓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呈现于画中,花则每每被掩、叶则群魔乱舞,其中杂草丛生,又以焦墨干赭为之,更增焦虑、烦闷、苦恼之情,足可令人为之扼腕。

 

  13 清风高洁 镜心 1960年作

  此作构图十分充实、饱满,营造出浑厚的气势。作者用没骨法画荷叶,大笔蘸淡青扫出大体,兼而配合不同浓淡程度的墨色层层晕染叶体,笔墨的浓淡使远近景有了自然得过度和衔接,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筋络之间巧妙留出若干水线,繁茂交叠的荷叶而不失清透。荷杆可谓画面的梁柱,作者用渴笔焦墨,两笔完成,一笔自上而下,一笔自下而上,两笔接拢,似篆书一般,顿挫有势,实为其典型笔法。参差的枝干由多出生出,穿插于荷叶之中,或显或匿,多变的弯曲体现婀娜之态,笔挺之处尽显典雅华贵。荷花分列三处,趣味横生。中间偏右者最大,为盛开之时,花瓣线条弧度较大,配以浓密的花蕊,肆意生长,略隐于枝干之后,似人之成熟而内敛;左上者略小,叶尖点以浓墨,花蕊未现,几近绽放而略有收紧之势,描绘青春迸发的前奏;右下者最小,惟有一骨朵,虽小而亭亭玉立,亦饱含年少之倔强与勃勃生机。画面中的水草在大面积的晕染中穿插,配合花生长之势外辅以连接各部。

14 荷花 设色纸本 辛丑(1961年)作

  题识:伯涛仁兄法家正之。辛丑元月,同在巴黎,大千张爰。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15 荷 花 设色纸本 壬寅(1962年)作

  款识:菡萏香连十顷陂,无澜无波好涟漪。夜来定有鸳鸯宿,分付西风莫漫吹。壬寅七月,写于三巴摩诘山园,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父

 

16 白 荷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玉骨冰肌旷世妍,野风零落堕愁烟。若教悟得无生理,应笑藏舟华顶仙。大千张爰,摩诘山中,八德园作。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大千父

  张大千生一生中画过好多荷花,打上张大千烙印的“大千荷”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丰富内涵的经典意象之一。此画作以竖幅的形式,通过泼墨画法,使荷花尽显风力,画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机。这幅《白荷》中似乎可以看到徐渭大写意的手笔,泼墨渲染中又不乏细致,采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荷叶的渲染恰恰凸显了白荷的玲珑优雅,予人以无穷之回味。

 

17 红 荷 设色纸本 1962年作

  款识:壬寅夏日,写似﹖夫人清赏。大千张爰。钤印:季爰、大千唯印大年

  此幅《红荷》为大千寓居巴西“八德园”时所作,是大千集古时期的代表作。这一时期他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大千深得八大的笔意章法,且多出新意。如八大的线条曲线柔软而笔势绵里裹针;张大千则改为挺劲凝炼,写意潇洒中仍有梗、叶姿态造成的装饰性。

  该画是大千“粉荷”的代表,荷叶卷舒自若,正反荷叶面错落,层次深厚;荷干亭亭玉立,气势挺拔;荷花或苞或放,色泽讲究,粉中透嫩,香远益清。荷花花瓣上采用复笔点缀的方法,起提神醒目之作用。在这一时期,张大千特别注意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提出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画荷花的干子,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

 

18 嘉耦图 立轴 1963年作

  题识:癸卯秋九月,写介德英贤娣五十生日。小兄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唯印大年、丹青不知老、千秋愿

  此幅《嘉耦图》尽管在荷叶经脉、荷茎、荷瓣的勾勒、刻画上,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小写意中国画技法,但在荷叶的铺排渲染、尤其是作为背景的荷叶的夸饰上已经明显有了泼彩的成分,与他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屏风极相仿佛,尽管似略显稚嫩,但与早年所创作的同一题材作品如署为乙亥(1935年)作的《五色荷花》之类则有了明显的不同。此外,就形式尺幅而言,一般以为,在进入泼墨泼彩之前,张大千作品少用巨幅,而创新泼墨泼彩技法之后,所作则多用巨幅,据统计,张氏作品中尺幅最巨的前十位都诞生于此期后。就此而言,此幅创作于1963年的、兼具前后两种艺术风格的《嘉耦图》虽在题材上与此前所作仍有沿袭,但从其艺术技法和所采尺幅看,完全可视为张大千此一艺术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

  《嘉耦图》之重要,还在于它是张大千画赠李德英五十大寿的贺礼,见证了他与其至交好友深厚情谊。上款李德英即张大千红粉知己李秋君七弟李祖莱妻子。

19 四时花木 四屏 1963年作 174.5×66cm×4

  《四时花木四屏》,是张大千传世花鸟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佳构。把山石、松树、荷花、竹子、兰花、菊花、梅花等四时花木汇集在一起,远近扶疏、参差掩映,画面上景物舒展自如,充分展示了他在传移模写与位置经营等方面的非凡笔墨技巧和绘画能力。

这幅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的气象很大。小中见大,是中国画写意的精神,它的实现,靠的是『曲」的方法。老子「曲则全」、「少则多」的思想,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影响颇为深远。「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这样的园林技巧,也同样体现在画面的匠心经营上。「纡余委曲」、「若不可测」,这一独特的造景之法,使有无、虚实、藏露、疏密等辨证思想得以实践,充分显现出画家艺术技巧的超现实作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注重实物景象,中国画更讲究整体性和通篇的气韵。如此,就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握造型的全部精神。

  张大千在此作中充分表现了「曲」的情趣,若不经意,容与徘徊,而毫无艰难辛苦之态。可以想见他在创作时的自由自在的情状,挥写有力,铁画银钩。「曲尽其形」、「曲尽其态」、「曲尽其妙」,含蓄而丰富。诗贵曲,文亦贵曲,画更贵曲,曲则有深致,画面才经起反复观赏、品味。

 

20 墨荷图 镜心 纸本 1964年作

  款识:露湿波澄夜寂寥,冰肌怯暑未全消,空明水殿泠泠月,翠扇殷勤手自摇。甲辰元月,大千居士在巴西写此。巴西正当初秋,荷花方盛开也。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墨荷这一题材,大千居士晚年常画,以泼墨之法挥洒出荷之亭亭玉立、娉婷婀娜之态,为其画作之一绝。此件纸本镜心《墨荷》,作于1964年,大千居士六十六岁居于巴西圣保罗八德园之时。

  此件作品,水墨淋漓,大气磅礴,荷花荷叶几乎占满了画幅,奇特的构图方式让人眼前一亮。片片荷叶以水墨大笔涂抹、泼洒而成,恣意动人,水墨交汇恰表现出了叶片独特的质感。一朵风姿绰约的荷花隐于大叶片之下,以细笔勾勒。画面最精到之处莫过于左边一枝叶片的叶杆,贯穿整个画面,以篆笔写其圆浑,又一气呵成,尤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整体观之,全幅虽仅以水墨写出,却处处布局精心,淡雅而大气。造化与心源全都溶化在田田荷叶,脉脉荷花的血液之中,确为大千晚年变法后画荷之力作。

 

21 红荷 手卷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22 墨 荷 镜心 水墨纸本 丙午(1966年)作

  款识:丙午冬日,自纽约还归巴西,写寄荣元仁兄、美德夫人俪赏。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三十六陂秋色、大千世界

  1966年的张大千,正醉心新风格的尝试,《爱痕湖》即于是年完成,《四天下》也将于翌年完成。此幅作于巴西,写赠远在纽约的故友。尺幅硕大,六尺整纸。整幅泼、破互用,画得酣畅淋漓,雨后荷塘的氤氲迷蒙,弥漫在整个画面上。整幅纯以墨色写出,清新雅致。大千画荷,格局之大,气魄之壮,于此幅可见一斑。

 

23 花卉册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24 四季花卉圖卷 设色纸本 1967年作

  款识:青藤妙笔人间宝,我欲传之愧未好。兴到不知春与秋,四时花卉随意草。青藤花卉工不及白阳而逸韵过之,石涛八大大师莫不尊之,郑板桥乃欲门下走,其倾服可谓至矣。花朝之日,窗明几凈,乘兴为此并识。爰翁。钤印:春长好(朱文)、乙亥己巳戊寅辛酉(白文)、丁未(朱文)、大千唯印大幸(朱文)

  《四季花卉图卷》作于1967年,卷幅左上角作行书数行,为张大千中后期的力作。

  大千中后期写意花卉具有两项特质:其一,用笔之精严放逸,其于迅疾奔放中却能谨守笔墨合宜之法度,绝不落于粗放恣意的气流;其二,在设色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色彩”即是他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张大千花卉于色彩独有精到的体现,不但色泽妍丽,又能饱含水分生趣,带有姿态清秀典雅的自然气息,更有一种明艳大方,清逸亮丽的高华气质。

  是幅《四季花卉图卷》运笔自如,用墨设色适度,精美而奔放,灵活而又不失法度,无论是笔法与意境都有着石涛、八大的意致。画中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雍容华贵,超逸群卉;荷花洁白无暇,清香玲珑而又姿态妖娆;秋菊有着李商隐笔下“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的意韵;水仙叶姿秀美,亭亭玉立;风竹挺拔俊逸;腊梅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全画以小写意笔墨再现了自然界百花竞艳、生机勃勃的画面。

 

25 墨荷 镜心 设色纸本 1967年作

  画中题诗:“玉井孤根偏似船,横塘罗袜起秋烟。风涛天海千年泻,摇落春雪一瓣莲。”乃大千在山水画中描写黄山莲花峰时所题诗句,而以此表现荷花的神貌,亦有相通之处。此帧荷花图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荷叶以泼墨而出,水份充足,亦有留白,表现荷叶略带枯萎,随风摆动时的姿态。后面的几片荷叶以淡墨画出,笔法粗率,只留下粗略的印象,却十分令人回味,亦使人感到荷塘空间的宽广。在荷叶边缘随意添加的几笔淡黄色,造成恍如日落时的光景,更具诗情。荷花以白描勾出,细笔画出层层花瓣,如素面美人,不染尘埃,与泼墨荷叶形成对比。荷杆以粗笔一笔写出,或横倒,或斜插,造成构图上的形式趣味。

 

26 水殿暗香 镜心 淡设色纸本 1967年作

  款识: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花朝日,拈颖滨句。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丁未、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风堂

  画中窄长篇幅的横展方式,表现风过池塘、荷叶随之摆晃舞动,清香四溢,意态舒徐。大千先生擅写荷,随意布置,亦是尽菡萏在不同环境下之自然情态。本幅如手卷形式,故截取一角,焦点置于枝梗横延跨越画面,从而营造其飘逸之动态,白荷只现顶端绽开,其余或含苞或掩映于叶块的遮护下,令画面饱满丰富。他用笔遒劲,重墨写叶,淋漓张放,而长梗延伸,更见疾速有力,气势凌厉。全画墨彩浓淡相配,罩以浅淡花青作衬,轻重、虚实间平衡自生,画家处理手法似率意随心,无扭捏矫饰,却得天然浑成之效。又题苏子由七绝,诗画互衬,益见清香自洁之寓意,洵属大写意荷花中之杰构。

  大千在1966年5月写有《白荷》,亦属窄长横展形式,尺幅、画法与本幅类近,只是长梗从相反方向伸出,若两幅合置而观,堪称“姊妹作”矣!

 

27 泼墨荷花 1969年作

 

28 荷花 镜框 设色纸本 1969年作

  题识: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己酉夏月,似信顺先生方家正之。张大千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风堂

 

29 水殿暗香 镜心 设色纸本 1970年作

  题识:五十九年庚戌十一月廿三日,新制画案成,欣然命笔为实秋三弟写此。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直造古人不到处、大千世界

  张大千六十岁以后,画荷进入了第二次大变革时期,他独创的泼墨、泼彩技法,不仅为山水画开辟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新的境地。这种泼墨泼彩荷花,淡化了物体的具象精确性,加强了造型的抽像性和色彩的抒情效果。造型虽抽像,但以具象为基础,仍不失法度,且画面更具意境和情趣。

  本幅《荷花》,张大千在大风堂特制的皮纸上大面积地渍染,待到半干,再泼染一遍,最后在墨色上将石青、石绿等诸色随意泼染,色墨浑瀜一片,在画面上流动弥散,通过浓淡互破,色墨互破,达到墨气滃然,酣畅淋漓的效果。而荷花和荷梗则以淡墨勾勒,特别是将色墨随意流淌所形成的空白处,几笔淡墨勾勒出的一朵白荷,彷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含羞妩媚。

30 出水芙蓉 1967年作

31 荷 花 设色纸本 1969年作

32 荷花游鱼 设色纸本 1971年作

  题识:六十年十一月,写似坤淦吾兄、竞行夫人俪赏。大千弟张爰。钤印:辛亥、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世界、得心应手

33 游 鱼 水墨纸本 1971年作

  题识:辛亥清明前一日,戏作鱼图,令人有濠濮间想。爰翁。六十五年午日,旧作题奉新衡吾兄,佐蒲觞也。大千弟张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可以居、大千世界、独具只眼、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丙辰

  从题识推知,本幅当为1976年大千与王新衡共过端午节赠送之物。画写游鱼三尾,虽为生活小物写照,但却道出了生活真谛的所在。游鱼又暗合“有余”之谐音,寄予了大千美好的祝愿。此《游鱼图》画面简洁灵动,笔墨酣醇,小而精到,略而雅致,笔墨无多,却蕴涵无穷之意味,百观而不厌,一派天真怡然的物景中散发着淡淡的亲情,阵阵的欢愉,这也是大千水墨的魅力所在。

 

34 牡丹诗书画卷 手卷 设色纸本 1971年作

  题识:六十年岁辛亥三月,北有鹏飞招予与恕人登山看牡丹,先赋二绝:白玉兰干围鼠姑,看花曾忆故都无。避共辽海归无计,虚叹人间紫夺朱。白头招作探春游,金粉金陵总是愁。想到姚黄便凄绝,可怜王气黯然收。

  入园名种甚伙,叹赞欢喜,再赋二绝:珍重芳华更几从,施朱施粉老无功。月明初迓昆吾雪,烛暗旋惊照殿红。倾国倾城蓦地逢,且容老子此从容。姚黄魏紫欧家碧,付与儿曹著意工。

  再赋姚黄泼墨紫各一首:额黄新样可胜情,离合神光画不成。金粉南朝易销歇,误教人怨汝倾城。病眼逢春转未慵,雾中花似碧纱笼。从他富贵矜脂粉,俗眼何知泼墨工。

  恕人自江府来克密尔才数日,即欲去华盛顿看樱花,戏拈二十八字嘲之。廿年挂梦不还家,杂事诗成世共夸。奈何蓬壶看未厌,又来夷市问樱花。

  踵前韵自赞博笑:三山乍到便忘家,浪蕊浮英浊世夸。长谷牡丹银座柳,吟鞭从未捎樱花。

  小诗八首书上恕人乡兄诗家吟教,卷前并写牡丹一枝,以记一时同游之欢笑。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大千世界、大千居士

  题跋:故都绝艳冠芳时,蝶恋蜂围春满枝。胜景名花两沦落,雅怀虚寄数行诗。唐宋两代洛阳牡丹甲天下,踵事增华,牡丹亦盛。大陆(辞)乱后,百端凋敝,花事久荒。此卷大千居士画牡丹一枝,题诗数首,未减风情,不无枨触。兹敬题一绝,怀旧抚时,独有余感也。恕人吾兄雅属。张群。六十六年丁巳夏仲,时同客台北。

  “恕人”即乐恕人,四川人,资深新闲工作者,擅诗,与大千常有诗作酬唱。此幅《牡丹诗书画卷》作于1971年,是张大千与好友乐恕人在卡米尔的可以居盘桓期间,二人赏花游玩的记录。他与乐氏交往甚密,多有书画相赠,而此卷录七绝八首,卷前补缀折枝牡丹,分量颇重。画家去国后所出手卷可数,大千去国后所出手卷不多,名件如一九五三年《采芝图》,一九六五年《苏花揽胜》,一九八二年《宴张学良菜单》等,多以画为主,书相辅,其中题跋多,录诗较少,惟本卷以书法为重,洋洋洒洒二百余字,又皆为牡丹自撰绝句,这在其晚年作品中堪称异数。卷末另有李璜、丁冶盘、彭醇士、马寿华、陈定山、梁实秋、台静农、马晋三、刘延涛、刘太希十家跋,各家并具钤印一至四方。

  卷首的写意牡丹只用淡墨写出花瓣的边线,内部留白,枝叶加少许花青做简单晕染,花芯轻点一抹淡黄,内瓣与叶纹则用少许浓墨勾勒。画家虽诩其为姚黄魏紫,却不见颜色,而是一副寡淡清丽的面貌,似乎正与卷后绝句的情感相契合,照应着作者慨叹又惋惜的个人情感。再从题字上看,或许73岁的张大千垂垂老矣,目疾日益加重,书写明显已呈颤笔,但仍然遒劲有力,不失体格,从其书法的大体面貌中,似乎也可以看出画家借花抒怀的怅然愁臆。

 

35 荷 花 设色纸本 1972年作

36 荷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疏池种芙蕖,当轩开一萼。暗香襟里同,凉月吹灯坐。蜀郡张大千爰,三巴摩诘山中。钤印:张爰、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大千豪发

  张大千画荷,已经是中国画史上的佳话。其“为国人脸上增色”(徐悲鸿语)的“大千荷”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张大千画荷有许多独特之处。他跟弟子糜耕云说“画荷主要在于画荷叶及荷梗”。他画荷叶喜用湿笔,学八大而略有变化。他画荷梗喜用渴笔焦墨,个人风格突出。张大千晚年曾和台湾画家江兆申谈及他的画荷梗的方法,“大幅荷杆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他还说“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荷花是荷的“传神阿堵”,关系着荷的神韵。

  张大千的荷花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工笔荷。二,写意红荷和白荷。这类画现存最多,个性最强。画中的主体通常都是一朵或几朵舒展开的花瓣,中间露出莲蓬和花蕊。花瓣双勾,但不过多敷色或墨,只在勾线处用少许淡色或淡墨,在花瓣的尖部用浓色或浓墨勾画,花蕊用藤黄和大红点出,清新淡雅,让人百看不厌。三,勾花点叶荷。这类画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作品,明显受明代周之冕、孙克宏勾花点叶画派的影响。荷花通叙都是朱红色,然后用泥金勾勒出轮廓线和花瓣上的细脉,使整朵荷花都突显出来,这种“金丝荷花”,张大千晚年画的最多。

37 夏荷图 镜心 1973年作

  此幅《夏荷图》,是张大千晚年的代表作。画面构图纵横散逸,却又相互呼应。花头以淡墨勾成,重墨提尖,未施粉而有粉嫩之感,于淡薄中见清新。花瓣周围略施淡草绿,更显花朵洁白如玉。荷叶以淡赭入墨,大笔挥洒,筋络之间,水线清晰。浅赭石荷叶与线钩荷花相得益彰,一藏一露,极富视觉张力。荷干两笔完成,荷干上的小苔点,上下相错,左右揖让,笔点落时,略向上踢,十分有生气。几笔水草的点缀,调整画面的重心,使整幅画“宽处能走马,密处不通风”。纵观此作,水墨淋漓而清气潜流,纵横挥洒间,荷花如“舞蹈中的美女”,粲然盛开,暗香拂面,真正展现了“出淤泥而不染”、“清妍艳丽”、“香远益清”的性格,大千晚年淳化的艺术品质由此亦可窥见。

 

38 泼彩朱荷金屏 1975年作

39 荷 色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题识:竹飞仁兄正之。乙卯春日,大千张爰。钤印:大千(朱)、张爰(白)

  在张大千此幅作品中,飘逸的荷叶千姿百态,传神的墨色浓淡深浅,荷花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赏者真实地看到了荷花在荷塘里随风飘逸,在波浪中一起一降。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使他特别偏爱荷花。张大千爱荷花得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

40 红荷图 镜心 1975年作

  此乃大千先生八十四岁高龄之作,这帧荷花不同于他生平以华丽奔放见长的荷花诸作,而以纯美清雅胜出,大有繁华落尽、洗尽铅华的感觉。画中两朵荷花,一花一苞,一开一合;几片荷叶,高低错落,翻滚延展;绿的迷蒙氤氲托出红的高洁出尘。尽管花红叶绿,摇曳多姿,一派夏日荷塘的烂漫色调,却经过清墨淡晕,反而有一种沉潜宁静的底蕴。在笔墨上,张大千回归徐崇嗣没骨花卉传统,花茎清晰瘦长,不蔓不枝;荷花粉嫩出尘,香远益清;荷叶草草,墨晕流动而平衡,衬托出出莲花亭亭净直的品质。整幅作品用色清雅,运笔灵活。位置经营得跌宕起伏却又平衡有致。

 

41 四季飘香 手卷 设色纸本 乙卯(1975年)作

  引首:四季飘香,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西川张爰、金石同寿、摩耶精舍

  款识:(一)玉妃步月□毵毵,燕罢瑶池酒焉酣,夜半不知香露冷,春负吹梦过江南。(二)爱此玉花,清姿洁更幽,何当晚妆罢,斜插个人头。(三)锦园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簇降纱,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四)我家香国为邻国,想到花时意便消,长恨少陵无逸兴,一生不解海棠娇。(五)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王,端欲凌波。(六)千年桃实大如斗,仙人馋涎挂满口,谁其食者千万寿,东王父与西王母。六十四年岁□尽日写颂。新衡吾兄乙卯开岁百福,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张爰、大千居士、春长好、环荜盦、(藏文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题跋:(一)(文略)新衡吾兄雅属。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仲夏,张群。(二)(文略)六十七年春,新衡以爰所写花卉装成,见有岳军老长兄题颂,愧不敢当,卷有余纸,漫录小诗数首博笑。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并识,八十叟,爰。(三)(文略)戊辰秋日观因题于香港。壮暮翁,稚柳。

42 荷花仕女图 四屏

43 白荷 水墨纸本 1976年作

  《白荷》画于1976年,是张大千画荷花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画中张大千兼工带写,采用淡彩、水墨、泼墨、泼色等方法,画出了荷花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说:“大千代表山水作家,其清丽雅逸之笔,实令人神往。”张大千以擅长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在众多花卉题材中,张大千偏爱荷花。张大千早年画荷花,画法多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以泼彩半抽象手法来画荷花。

44 白 荷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白荷》画于1978年,是张大千画荷花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画中张大千兼工带写,采用淡彩、水墨、泼墨、泼色等方法,画出了荷花在含苞待放及充分展开后的两种姿态。张大千早年画荷花,画法多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以泼彩半抽象手法来画荷花,作品可谓是晚年画荷之精品。

45 泼彩荷花 纸本 水墨设色 1978年作

  根据张大千先生自题的年款,此画是民国六十七年「长夏逭暑双溪写此」。大千喜用「逭暑」一词,发音同「换」,是逃暑、避暑的意思。此时大千一家已迁入「摩耶精舍」,园地的面积当然远不及巴西的「八德园」,虽然也凿了鱼池水塘,但是尺寸不足以养荷,所以荷花只能培养在六只大缸里。所幸因为有植物园专家的协助,倒也缸缸都叶茂花开。大千在长夏暑热之中,想来是十分怀念他在「八德园」内莲叶田田的荷塘。此幅以泼墨、泼彩完成的荷花图,大笔画荷叶,笔酣墨饱,与早年的干笔法颇为不同。而且在荷花及花苞勾好之后,又以各种浅色渲染在叶隙花后,衬托出纯净的白荷,制造荷塘的空间气围。最后大千用浓墨勾提花瓣尖端,再稍稍点上红色,及精细地点划花蕊,与蓝绿的叶丛两相映照之下,就格外显得灵动活脱。

 

46 红荷 手卷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47 荷 花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此幅设色匀净,笔法精致细腻,描绘了荷花高贵典雅的姿态,一枝盛开的荷花与一枝含苞待放的骨朵从从水中浮起,且是娉婷,几片田田荷叶烘托其质,右下方一大片荷叶正面展开,一枝呈“S”形曲折伸出的叶杆与一枝小荷叶形成三角形,姿态极为生动,左下方还有两枝枯叶在荷花后面,反衬出荷花的娇嫩。荷花精勾细填,花瓣以红色勾边并点花蕊,藤黄和红色染出枯叶及花心,荷叶以石青、石绿大笔染出,色彩丰富而华丽,有敦煌壁画之韵。叶脉以细笔勾勒但不勾荷叶的边缘,工细中带有写意。荷花的叶杆处最见功力,大千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所以叶杆的成败关乎全画的成败,此画几枝叶杆均一笔生成,粗细有度,婉折绰约,实为难得。

  大千画荷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师古人,由石涛、八大、徐渭入手,中期集古人之大成,直抒己意,晚期创造的泼墨泼彩法使荷花脱离物态,神韵天成。本幅题跋中称写于1978年,时年大千已经八十高龄,他晚年患有目疾,身体多病,似这般精细笔法已不多见,更显其珍贵。

48 水殿风来暗香满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49 荷 花 镜心 1979年作

  款识:两村姊妹一般娇,同住青溪隔小桥。相约采莲期早至,来迟罚取荡兰桡。四十年前庞虚斋中见挂壁没骨荷花幢子,记有此诗。六十八年己未八月朔,偶写此图书之,爰翁。

  整幅作品用色淡雅,用笔灵活生动,色在纸上产生的自然晕化效果,并以干笔写出荷叶叶杆,落在纸上的飞白效果,既表达出叶杆不同于荷叶的固有质感,又传达着一种虚灵的气韵。画面下侧荷叶布置,致使画面有视觉均衡感,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色的运用上,充分考虑荷叶自然生长形态,以笔的运转而成,造成别样的艺术趣味与视觉表达。此幅画作虽只用淡彩,然与所画之物荷花的气质契合,使观者观看时体味一股迎面而来清新之气。

50 怡秀仙品册 册页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一)本为编簇护菊花,谁知老竹又生芽。千秋名士原同调,陶令王猷合一家。六十八年元月,八十一叟,爰。二)红白青黄弄浅深,旌分幢到自成阴。但疑承露矜颜色,谁识倾阳一片心。大千居士爰。三)大千居士爰,戏写于摩耶精舍。四)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蔗浆自透银孟冷,朱卖相辉玉椀红。六十八年元月。八十一叟,爰。五)十月罗浮梅乱开,攒香里蕊蝶徘徊。说与北人浑不信,寻檐须向梦中来。八十一叟,爰。六)信陈王赋洛神,凌波那得更生尘。水清月白香吹处,留看当年解佩人。八十一叟爰。七)利市三倍。红叶曾题字,乌椑昔擅场。冻干千颗密,尚带一林霜。八十一叟爰,拈杨万里句。八)色染臙支不易求,卖簪买酒替花愁。殷勤说与儿孙辈,一石他年值一牛。六十八年元月摩耶精舍写,八十一叟,爰。九)云破月来花弄影。八十一叟爰。十)锦园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绛簇纱。斟酌君思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拈明人句,六十八年元月,八十一叟,爰。钤印:摩耶精舍、西川张爰、己未、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大千父、得心应手、以介眉寿、大千唯印大幸、春长好

  此组花卉作品题材丰富,每一样都用笔精到,墨法丰富,设色艳丽,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其没骨写意花卉具有两中特色:一是用笔精严放逸,于迅疾奔放中却能谨守笔墨合宜的法度,决不落于粗放恣意的流气;其二则是在设色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张大千原本于色彩有着极高的天分,“色彩”即是他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花卉的色彩都十分鲜艳美丽,但不容易表现,设色不当则常使画面俗气不堪;要能使色泽妍丽,又能饱含水分生趣,并带有姿态清秀典雅的自然气息,才是花卉画的至高境界。张大千画花卉于色彩独有精到的体现,不但能充分掌握上述特色,更有一种明艳大方,清逸亮丽的高华气质是其它画家所少有的,其所呈现的艺术境界也达到了常人难以比拟的高度精彩。

 

 

 

 

51 墨雨馥香 手卷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题识:一、墨雨馥香。六十九年春仲八十二叟爰。钤印:唯印大幸、大千 二、蓬莱弱三千里…… 钤印:长共天难老 三、戏梁娇红透骨香…… 钤印:大千豪发 四、莫信陈王赋洛神…… 钤印:摩耶精舍 五、江水秋弥渚潆泗…… 钤印:独具天神 六、利世三倍…… 七、我家香国为邻国…… 钤印:得心应手 八、南山山色暗尘埃。钤印:大千豪发 九、一朵娇红翠欲滴。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52 荷花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款识:疏池种芙蕖,当轩开一萼。暗香襟里闻,凉月吹灯坐。六十九年嘉平月,偶忆少作小诗因写此,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

 

53 云破月来花弄影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画面描绘夜晚月光下荷塘景色,莲花或盛开或含苞待放,花瓣白描勾勒,计白当黑,花蕊用西洋红点出,富有生命力。作品线条沉郁厚重,可见艺术家书法造诣。同时充分利用墨色的层次变化,荷叶泼墨而出,茎用焦墨表现,月影略施晕染,墨气淋漓。作品刻意扬弃清末明初那种狂狷不羁的超逸风气,在优雅中求清逸,既不失院体的工整凝练,又有粗笔写意的画风。作品笔势含蓄,绝弃风华,墨意温静,精炼于骨,淡雅而质朴,展现出凝气聚古的典雅特色。

 

54 荷花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款识: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六十九年庚申夏孟,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写。大千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大千豪发、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荷花》画于1980年。张大千以善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登峰造极”之誉,这幅画是他的力作。在众多花卉题材中,张大千先生偏爱荷花。张大千早年即画荷花,画法多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用泼彩半抽象手法来画荷花。

55 墨荷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在众多花卉题材中,张大千偏爱荷花,画面上的荷叶、荷花气势不凡、水墨淋漓,一气呵成。此幅作品中画家以荷花入画,用笔恣意狂放,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花朵顶尖部分以浓墨体现,花瓣中间留白,荷花饱满而生动。花蕊以笔锋施以红色或墨色点出,非常生动。画面布局松弛有度,节奏感非常强。层次非常明显,墨色与笔法变化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上在朦胧的氤氲中,伸出数茎芰荷,舒卷的荷叶如佛家壁画里诸佛、菩萨或者飞天脚下的祥云;而瓣尖上的白花瓣,则象是佛祖座下的宝座莲花。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恬淡和从容中,表现了一种静穆的渊深之美。用笔在随意中透出精审,用墨则在浅淡中透出精奇,荷茎则两笔扣合,丝丝入骨,毫无接痕,充分反映了张大千晚年从容的心境以及对人生世事的彻悟。

 

56 明月馥荷 镜心 1981年作

57 泼彩钩金红莲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题识:洛阳伽蓝记载,开善寺见朱荷出池,绿萍浮水。不曰红莲而曰朱荷者,明其珍,叹其奇也。八十三叟爰,辛酉之冬仲,摩耶精舍作。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大风堂、大千豪发、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58 墨 荷 镜心 水墨纸本 1981年作

  款识:辛酉四月十一日,禾田仁兄见过摩耶精舍,言笑甚欢,如旧相识。即席写此请正并志倾盖之幸。八十三叟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一切惟心造(朱文)、摩耶精舍(朱文)

  张大千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画荷花的佼佼者,中国现代画荷的卓越大家。张大千一生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他笔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在於“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长期旅居海外的张大千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本幅《墨荷图》为张大千晚年的一幅作品,取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用线准确、用墨讲究,为张大千晚年变法后画荷的一幅精品力作。尽管此作并未敷色,但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摇曳多姿;蒲草水面,婀娜典雅,画中荷花已经超越了花卉的属性,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到一个至高的境地,堪称画坛一绝。

59 水殿风来暗香满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水殿风来暗香满》画于1982年。画面上的荷叶荷花气势不凡、水墨淋漓。画荷花一枝,荷花茎杆长达八尺多,如此长的茎杆一笔到底,一气呵成。大文人程霖生曾说:张大千不可能有此魄力。后来有人以此询问张大千,张氏笑云:“我将纸放在长桌上,自己边走边画的。”荷花图是张大千经常画的题材,也是张大千成就卓著的画种。张大千认为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而张大千的画荷的心得便是:“看上去总要使它宛如矗立在水中央一般!”这幅墨荷图神韵天成,笔健墨丰,气势雄劲。题画诗及题款的书法风格是成熟时期的典型的“大千体”风格。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