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77 (海上画派 张大千花鸟 4)
1 泼墨紫 镜心 设色金笺 甲申(1944年)作
题识:不数姚家与魏家,却从仙府驻仙车。金城四月春如海,泼墨争看第一花。皋兰雷坛道观牡丹百数十丛,率多名种。泼墨紫推为第一。晚春初夏,万萼婆娑,萦倚争发。初日微烘,露华末坠。浓姿半亸,宝马香车,士女如云。惊赏留恋,抵暮不去。辛巳、癸未两过彼都,恭逢其盛。追忆昔游,作图寄意。甲申十二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张大千、大风堂
牡丹以华贵着称,唐代更誉为国花,其花容端妍,色泽绚丽浓艳,世人尊为花中之王。大千画工笔牡丹,最喜欢作“照殿红”、“泼墨紫”、“佛头青”三种,皆浓艳重彩,令人惊赏留恋不已。
这幅《泼墨紫》先以淡墨细笔勾出轮廓,花瓣先用花青打底,再用洋红敷染多次,并用深洋红留出水线,最后加勾泥金醒出精神。枝叶则先以赭石打底,再上石绿,多次勾染之余,不但画出紫色牡丹艳丽神秘的高彩度特质,更使花瓣有浮凸出画面的立体感,表现出枝叶的转折向背,以及牡丹生长的自然意态。
此幅与另作《佛头青》是一对,画作框缘以花卉图绘作边饰,显然是受到敦煌藻饰图案的影响。大千画花卉向来以荷花知名,其实他各种花卉无不擅长,除了画写意没骨花卉的水准是一流外,工笔牡丹更为一绝。
2 佛头青 1944年作
题识:唐人画牡丹,金碧辉煌,烂若云锦。借居海上,于玉雪岑丈斋中,见刁光胤五色牡丹,疆村翁斋中见道君皇帝佛头青,并效唐法。元明以来,写意虽復轻腻可爱,而浓姿贵彩不可得见矣。甲申嘉平,爰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
1944至1945年间,张大千画过多幅工笔牡丹的作品,这幅《佛头青》可谓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佛头青》以牡丹为题,是其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也是1941年敦煌之行后锐意变法的某种落实。
3 佛头青牡丹 镜框 纸本 1944年作
4 牡丹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5 佛头青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款识:唐人画牡丹,金碧辉煌,烂若云锦。借居海上,于玉雪岑丈斋中,见刁光胤五色牡丹,疆村翁斋中见道君皇帝佛头青,并效唐法。元明以来,写意虽復轻腻可爱,而浓姿贵彩不可得见矣。甲申秋月,爰记。钤印:张爰印信(白)、大千(朱)
宋代院体画把工笔牡丹细分为佛头青、照殿红、泼墨紫三种。牡丹虽美却极难画好,若只重妆彩秾艳,必定俗丽不堪,尤其是画工笔牡丹,更易刻板僵滞。张大千画花卉原本是取法于元明文人写意风格,但自1943年从敦煌临习壁画归来后,开始转变画风,致力于精笔工细、赋彩妍丽的画法、直朔唐宋诸家,所作牡丹较宋之前贤,别自俏立,独成一家。
这帧《佛头青牡丹》,是张大千牡丹图中的力作精品之一,从题款可知其仿效晚唐刁光胤和宋徽宗,取其浓姿贵彩的工笔风格,使之金碧熣灿,富丽堂皇。满幅画面只画一朵牡丹,妙在以绿叶布满画面,却不掩偏于一侧之牡丹的妩姿媚态。勾线精妙,敷色涂染,花与叶均分布着丰富的层次,单而不简,繁而不乱,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作者以名贵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重彩渲染牡丹的花瓣及花叶,使花瓣有浮凸出画面的立体感,枝叶的转折向背及牡丹花的自然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用泥金线条勾勒花瓣轮廓,更衬托出牡丹的金碧璀璨,贵不可当。这些复杂的绘画过程和技法的互动关系,都是张大千善于变化融入新意的过人之处。
6 牡 丹 设色纸本
7 牡丹图 设色纸本
8 牡丹图 镜心 设色纸本
款识:百实阑干护晓寒,沉香亭畔若女看。春来谁作韶华主,管领群芳是牡丹。明人冯琛句,大千居士并题之。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此幅大千以明人冯琛诗意为之,属工细花卉一类,着色浓艳,以金粉勾线,牡丹怒放,花叶浑厚,虽只是一折枝,但作为“百花之王”的牡丹的富贵华美气息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9 芙蓉杂卉卷 手卷 1923年作
题识:癸亥二月,写于小太平庵。越九年,壬申十二月,重加点染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张爰
张大千的姐姐颇善花鸟,对幼年的张大千影响很大。张大千的花卉虽不及其山水、人物,然亦雅健可喜。此幅长卷,花卉平列各写其真,却也整体一气,是古人花卉卷的惯用图式,枝叶用笔爽健,干净利落,叶法各别,花亦多种,形态舒展大方,大体为小写意,然亦有阔笔、细笔,饶有变化,自藏九载,亦可见其自珍也。
10 五瑞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款识:癸亥(1923年)五日,仿石涛和尚画法,奉少白老长兄清玩。大千弟爰,时闲客虎林。钤印:张押、张季爰印
题识:五瑞图。戊子(1948年)五月五日,重画枇杷、大蒜并题,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我国民间历来有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在古人看来,五月多灾多难,百毒活跃。其中的“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为了对付这五种毒物,古人费尽心思找到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端”。此画为大千旧画重绘之作,癸亥(1923)仿石涛清新俊逸画风,书法遒劲中稍显稚嫩,但不难看出早期张大千在绘画中的深厚基础和仿古能力。戊子(1948)年重画枇杷、大蒜,笔法简练纯熟,敷色雅丽、相得益彰。
11 菜根香 水墨纸本 甲子(1924年)作
题识:予与素侯为寒素交,而封鲁又为素侯至友,相识渝城以素楮属画,随意写蔬笋菜菔,所谓家常饭好吃,不失旧家风味也。甲子七月,大千。钤印:季爰之印、大千居士
1923年,张大千父母举家迁居江苏松江府亭县。是年,大千不断往来于上海、松江等地。1924年秋上海文人举行雅集“秋英会”,大千崭露头角并一鸣惊人,该图正是大千参加“秋英会”前的作品。本品寥寥数笔,画中萝卜(莱菔)、白菜、竹笋生动别致活灵活现,笔墨有八大山人的韵味。同时也已显露出他超常的临摹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12 蔬果图 设色纸本
题识:白翁洗春泥,松上嚼脆梨,不须抛翠叶,留作聕头黢,曾见大涤子有此本。大千居士张爰,写于大砚斋。钤印:大砚斋、张季爰印
13 拟青藤泼墨花卉 手卷 水墨纸本 1924年作
款识:青藤长幅卷十六段中,写风竹一枝,颇嫌放肆,因临大涤子青菜一颗补入之。此卷乃自蜀中灵雪堂先生家并记此。甲子八月,临奉农冉夫子大人海正,弟子爰。钤印:张爰印(白)、大千(朱)
14 万年眉寿图 立轴 纸本 1925年作
款识:万年眉寿。写祝少彰先生六十双寿。乙丑十二月,张蝯。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寿者相
15 秋海棠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题识:西津桥下水茫茫,游子思归问野航。两岸人家峰影乱,一村楼阁树生香。听鱼上濑穿缯底,看鸟投林过院墙。正是探亲情未已,波翻石子滑鱼郎。己巳夏日,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题跋:落叶零星响屧廊,西风吹老雁边霜。而今秋色无人问,留得残萤照海棠。乙酉(1945年)新秋,张爰。钤印:张爰、大千私印、大年
16 萱草长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17 亭亭玉立 立轴 纸本 1930年作
题识:亭亭玉立在东篱,晚露和烟澹未稀。贪学额黄宫样子,闺中闲著道家衣。纯生老友将有辽东之行,来魏塘索拙,以赠思泊仁兄方家。仓促小能搹业,因拟白阳山人笔势求正。庚午十月,大千居士张爰画并题。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
18 花 鸟 立轴 1930年作
19 花 鸟 立轴 1930年作
20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30年作
款识:槎枒老树啸山鬼,绰约新篁倚散仙。庚午正月,临元人笔,张大千画。钤印:大千(朱文)、张爰印(白文)
题跋:老竿不禁冲天,残茎作尖出地,不冲天不吐叶,莫测虚心且秘。十八年新秋,颐渊经亨颐写于沪上寒之友居。钤印:经渊(白文)、颐公(朱文)
21 清韵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题识:竹君子,松大夫。梅花处士清且臞,姑射仙人美且都。四座春风何舒舒,岁朝清供福有余。庚午新春二月,大连湾上写此,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在历代画家的笔下,松竹梅题材的画不计其数,而像张大千这样把三种题材融于一幅作品却并不多见。画面中景物大小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古今苍茫的松处于画面中下方为整幅作品的重心所在,竹立于右侧与左侧的落款在形式上构成呼应,而梅花则处于松竹之间,设色艳丽,是整体画面在颜色上有所丰富。一株水仙用笔简凈爽利,设以绿色更增加了清新之感。四种景物各有姿态,各有风神。由此可以看出画家在构图、着色方面都经过严格的推敲和精心的构思。画家除了将三种题材融会贯通,似乎也通过这种表现方式曲隐了自己风标独立的人格魅力,此作可称得上张大千画作中的经典作品。
22 桃花图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1)元张子正桃花。曾见崔青蚓,极古澹之致,原本之妙可想见也。此以崔法为之。辛未八月,坐雨写此破闷。蜀人张爰。钤印:大千居士(白)、阿爰(朱)(2)正书时大雨如注,恼人意绪,遂落二字,越日再记。蚓下夺临本二字。钤印:张季(白)、大千(朱)
23 红杏争艳
24 松竹栖雀 镜心 设色纸本
款识:苍虬拔地舞香叶,鸾凤飞来伴老夫。五松七松浑间事,黛色参天不可无。蜀郡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豪发(白文)、大千长寿(朱文)、长髯张郎三十八(白文)
25 花鸟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26 红叶翠鸟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27 花 鸟 设色绢本 1932年作
款识:岩林老伯母春夫人九旬晋一荣寿。壬申二月,参合边景昭、陈老莲笔法恭写之,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大风堂
28 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魏紫姚黄枉自夸,输将秋色付寒葩,芳心也然繁华歇,特著残妆对晚霞。壬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钤印:西川张爰(白)﹑大千好梦(朱)﹑大千唯印大幸(朱)
29 梅竹寒禽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本为编篱护梅花,谁知老竹又生芽,千秋名士原同调,王犹一家是鹤行。壬申(1932年)十一月,写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大千父
30 花卉 立轴 纸本 1930年作
31 岁寒三友 立轴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32 竹菊图 立轴 1932年作
款识:子猷爱竹情依石,彭泽拈花酒满卮。我羡二公心自古,墨中补出画中诗。壬申之三月十三日,蜀人张大千,大风堂灯下作。钤印:蜀郡张爰
33 秋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秋来佳果艳于花。盘甫仁兄法正,弟爰写于津门。钤印:大千
大千居士尝喜以洗练简洁的笔触作花卉,菊、梅、芍药、牡丹、荷花皆能信手拈来,或一枝,或一束,设色艳丽,用笔轻灵,艳而不俗,简却能奇。此《秋柿图》亦是此类佳构。柿子是画家常写的题材,取“事事如意”的美好寄意。此作通幅不以多为胜,独秀一枝,六叶一实点缀其上,正所谓删繁就简,尽得风流。
大千的没骨写意花卉有两个特质:一是用笔上,不论是花、叶还是枝干,皆喜用迅疾放逸之笔法写就,最为可贵的是,其于迅疾奔放中却能谨守发度,使笔墨合宜,决不落于粗鄙。其二则是在设色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大千于色彩有着极高的天分,尤其是赴敦煌之后,更是放胆用色。设色不当易使画面满布俗气,清秀典雅的自然之气才是设色的至高境界。大千用色有一种明艳大方、清逸亮丽的华贵气质。
细观此《秋柿图》,以上两个特质被展现无遗。画面中一枝长干自下而上,贯于整幅,用笔一波三折,姿态婀娜。六片秋叶大小参差,各具姿态。枝叶先用墨以迅疾笔法写出,干枯笔触可以想见其挥运之时情态。然后再以湿淡赭石、花青点染,使其枯润相间,润燥合度。最醒眼的无疑是秋柿,窃以为大千居士安排一个秋柿的“背影”于画面是其高妙之处,红艳的柿实似一位含羞的少女,藏在枝干后回眸一笑,则百媚生于全纸。双行款题于左上,“秋来佳果艳于花”点题,题、画互品,韵味无穷。
34 仿石涛花卉 立轴纸本
款识:写奉玉双先生清赏,大千仿大涤子。 钤印:大千大利、蜀郡张爰、苦中作乐
35 芭 蕉 辛未(1931年)作
36 竹石菊花图
37 枇 杷 镜心(附立轴) 水墨纸本
1932年4月,张大千、郑曼青等人赴日参加画展,并为中国在日画展审定唐、宋、元、明作品。是幅《枇杷》即应写于此次旅日期间,画家在小巧的日本卡纸上,依纸势绘枇杷一枝,纯以水墨勾染,枇杷果实簇簇,叶片纷披向下,融合石涛、八大笔法,颇具情致。此作装池方式极罕见,卡纸既可单独赏玩,亦可插于特制之素轴中悬挂,尺寸精巧,应为配合日本的居室环境特别定制。
38 竹石图 设色纸本
题识:槎枒老树啸山鬼,绰约新篁倚散仙。白足何来颠汉子,梅花参破指头禅。此予旧仿元时白足头陀古木竹石。辛卯(1951年)十月重观,因识其上。张爰。钤印:张爰私印、三千大千
39 宜男多子图 立轴
题识:东家喜植宜男草,西舍还栽多子榴。愿君更颂少陵句,子多衮衮皆公侯。复堂有此句。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印、大千居士
40 萱花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41 兰石图 镜心 水墨纸本
题识:看他知己淡如琴,不到行轩爱素襟。涤尽端州三尺砚,画成孤岫十分深。投闲自奈钟期听,澡世何劳泽畔吟。我有一行君莫羡,且随水谷浑流金。蜀人张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小苦瓜滋味
此开兰花,全以水墨写出,高崖之上的兰花喻为男性,刚健有力;谷涧的兰花喻为女性,柔弱多情,高低两相呼应,文人画气息玲珑毕现,不仅有明代花卉画家陈白阳的笔法,又有徐渭无土兰花的特征。其自作诗中流露出知己难求,深慕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千古知己绝唱—高山流水般的境地,以兰花喻为男女知己,在张大千画作中尚属首次。
42 水仙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3 水仙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4 水仙图 册页 设色纸本
45 水 仙 立轴
款识:莫信陈王赋洛神,凌波那得更生尘。风清月白香生处,留得当年解佩人。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在西方传统里,水仙是自恋自爱的代名词;在中国传统花语里,水仙则代表“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情操。张大千《水仙》乃宕开一笔,以质疑陈王赋洛而赞美水仙出尘,并以为对故人的怀思,皆不入俗套,想落天外。
46 花 卉 立轴 绢本 1932年作
47 牡丹富贵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题识:墨染娇姿浅澹匀,画中亦足赏青春。长安醉客靴为祟,去踏沉香亭上尘。壬申九月,写为陆平仁兄法家教正。大千居士,仿天池生此画。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48 仿白阳山人 1933年作
49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50 双栖龢鸣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款识:秋花枝上语双禽。癸酉春日,为鸿泉仁兄嘉礼。蜀人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题跋:双栖龢鸣。鸿泉仁兄嘉礼,翁衡卿敬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