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80 (海上画派 张大千花鸟 7)
1 仿易元吉双猿图 镜片 设色绢本
钤印:苦中作乐(大千用印) 藏印:陆氏曾观、松园阁藏大千百品之印
“苦中作乐”乃张大千先生三、四十年代时常用的闲章,借用了宋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中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也”之句。“苦中作乐”既随了佛家谓人生有八苦之说,应当以乐观精神对待之禅意,又表现出大千唯追求画中真意境,不畏艰难险阻游历大江南北,曾三次登上黄山绝顶,后又攀上华山险峰,为“搜尽奇峰打底稿”,不断地汲取大自然的神髓。在此期间一路畅游诸山胜迹,途中所遇险境也许非常人所能体会的。其中的苦与乐也非一般人所能明了的。
2 易元吉槲树双猿图 1938年作
题识:易元吉槲树双猿图。安麓村旧藏,今归大风堂。戊寅闰七夕,大千居士背临于香岛借屋。庚辰(1940)三月,旧作题奉春江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大千、师万物、张爰之印、大千、大千豪发
张大千作为天才型画家,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等,无所不能,且“包众体之长”。由于受其兄张善子的影响,大千画走兽飞禽颇见功底。此图双猿生动灵活,以干笔皴擦,后逐层染墨,槲树叶以石青石绿染之,阴阳向背层次分明,树干双钩点苔,尤显劲健。从全画看来,大千总能在工细中见疏秀与清雅。
3 富贵根基 1938年作
4 仿宋人滕昌佑笔 1938年作
5 海棠画眉 1938年作
6 仿宋人邱余庆笔 1940年作
7 枝头放歌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款识:戊寅十一月朔,写似蕴如夫人清赏,大千弟爰。青城山中微霜初降,雅髯学长同蕴如嫂夫人,送予夫妇还山中。留三日,有此鸟翔集林间,鸣声婉媚。予为之写以识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千唯印大年
此画乃张大千作于戊寅十一月。是时大千与其学长雅髯和嫂夫人蕴如一起居住与青城山中三日,期间有山鸟鸣声放歌,故大千作此画以赠嫂夫人蕴如。画中山鸟笔墨细致、色彩淡雅,巧然立于弯曲扭转的枝头,栩栩如生中又平添几分山林的幽远之气,整个画面构图缜密、意境空阔,笔墨清脱、典雅,犹如古典中节奏感强而优美的旋律。
8 玉兰八哥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9 梅竹双喜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杖梅影向窗横。幽人宿醉闲歌枕,不待闻香已解醒。仿宋人滕昌佑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10 桃花山雀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窗外晴光透,小枕低扶首,花影疏,雀儿斜,暖道不唧溜,细思量,映得那人归,这风流也勾连理枝。大千爰。钤印:蜀客、张爰私印、大千
11 岁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款识:戊寅十二月立春日,青城山中写颂雅髯学长。己卯开岁百福,弟爰。钤印:大千、大风堂
题跋:蛾绿鸦黄妙玉身,微波脉脉欲通神。清寒莫道春容淡,一朵山茶红向人。己卯正初,向楚题。
张大千此画,是一幅选材、构图、用笔、设色都颇费心思的艺术精品。画中呈现的是三样冬春之际冲寒而放的花卉:山茶、梅花、水仙,各取一枝,位置安排掩映得宜,画面疏朗清新。画法兼工带写,以小写意为主。花分红、白、黄三色,枝叶全以水墨为之。彩与墨,既互为映衬,自身又忽浓忽淡,忽取没骨,忽用勾勒,极富变化之美。水仙亭亭玉立,淡墨挥出翠叶,娉娉袅袅,柔美多姿,顶端盛开黄花,真所谓“绿带拖云,金卮照雪,露浓见影,风细闻香”。水仙下横斜而出一枝梅花,或含苞,或绽放,颇得清冷之味。梅枝亦用淡墨挥写,却因笔触迅疾、坚定、有力,枝末更以枯笔扫出,而与水仙叶的柔婉形成对比。梅花前面是山茶,浓墨刻画的树叶,有深有浅。叶破处小枝微露,枝断处截痕宛在,工笔之细,令人称绝。浓叶簇拥中,一朵红山茶绽然开放;另一朵红蓓蕾正含羞待放。红花的呈现,于水仙、寒梅的清雅之外,带来了春容焕发的迎年气象。
画幅左上方有向楚(1877—1961)所题七绝一首。从题诗位置、落款时间推测,此诗不是受张大千之嘱而题,多半是雅林收到《岁朝图》后,极为喜爱,请诗书两擅的前辈向楚题诗。楚字仙乔,号觙翁,籍贯巴县,光绪举人,时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诗的前二句以拟人法将水仙比为水中仙子,赞美她绿玉般曼妙的身姿,称其眼波脉脉含情,似欲通神。(“微波”即眼波,典出曹植《洛神赋》:“托微波而通辞”)三、四句咏梅花与山茶,说不必担心梅花的清寒使春容变淡,一朵红山茶正向人迎面怒放呢!
12 三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题识:客桂林十日,作画五十余幅,此幅小有致。戊寅中秋日,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此作清新雅致,笔墨精到,极富风骨。奇石清峻,矗于侧畔,梅枝依石旁逸,枝干奇峭,势如出戟,梅花妍丽,线条圆润饱满,点点绽放,暗香浮动,蜿蜒而上,交迎竹枝。竹叶劲利生动,用笔潇洒,挥毫之间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幽篁老梅,交相掩映,刚柔并济,气韵悠游。梅、竹、石历来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盖取其气节高洁,清雅脱俗。张大千于1938出逃北平,辗转上海、香港,入桂林途中会见徐悲鸿,其后隐居青城山上清宫。此幅梅竹石清图即作于桂林,开合有致,浓淡皆宜,用笔洗练,格调清雅。寥寥数笔之间,精魄毕现,观之忘俗,恰如先生此作自题曰,“有致”矣。
13 露影沉波 镜心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14 花鸟 立轴 设色绢本 1939年作
15 荔枝图 镜心 绢本 1941年作
16 芙蓉幽雀 镜心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17 竹溪栖雀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18 樱桃芭蕉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题识:岳军老长兄教正。己卯秋,大千弟张爰,将之香澥,过渝州作此。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此幅《芭蕉樱桃》为1939年秋天赠张群之作。“渝州”即今重庆。自隋代初年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后世遂以“渝”为重庆简称。“香澥”即今香港,“澥”字原有海洋之义。画中以一株芭蕉为主,两竿秀竹在蕉旁尽力向天空伸展,樱桃树又自蕉与竹的后方斜展而出,三者皆枝叶茂盛、生机勃勃。配上坡石、清流、小草。整幅作品以水墨揉合淡淡石绿为基本色调,再以浓淡相间的洋红点染樱桃,故能兼收清雅、秀艳之效。笔法虽以写意、渲染为主,却在芭蕉、樱桃上辅以细线勾勒,突显叶子的正、侧翻转形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枝叶茂密的竹子则以没骨法写出,追求元人赵孟頫(1254-1322)所谓“写竹还须八法通”的旨趣。竹子的浓墨和蕉叶、樱桃叶的绿色形成浓淡、轻重的对比,提点出画面的精神,并使红色樱桃更见鲜嫩,表达出抒怀畅神的艺术情境。
19 梅竹双雀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款识:△春慈先生法家教。己卯秋日,谢稚写寄,时在严加湾。△大千居士张爰写鸟。钤印:谢稚、稚柳居士、张爰印、蜀客
1935年夏天,张大千来到北平,在中山公园举办展览时认识杨宛君,随即展开追逐,后承于非闇做媒娶其为第三任夫人。图中二雀缱眷缠绵,应为大千思味爱情之缘故。画中一枝从右侧斜出,呈S形布局,枝干细瘦而柔婉,左侧枝叶笔墨略简淡,呈现出空间透视感。鸟栖于枝干弯曲之处,身躯交叉为十字状,极为亲昵。此画设色清雅,用笔精细,枝干以浓淡相参的墨色绘出,赭石略加渲染,表现出质感和体积感,海棠只点四簇,叶片以石青敷染,花朵淡粉色,俱以纤细精微的笔法勾勒出,其致清约婉然,雀鸟造型准确写实,有北宋工笔院体画遗风,本幅当为大千三十年代工笔花鸟画佳作。
20 兰 花 设色纸本
题识:压蕙欺兰骨肉匀,移来画里唤真真。不因小露凌波袜,谁信儿男是洛神。蜀人张爰。钤印:蜀郡张爰、大千毫发
21 兰花 水墨纸本
22 水 仙 立轴
23 梅 花 六屏 水墨纸本
题识:(一)盆盎自春风,虬枝堪屈铁,篱落冷香不知是冰雪。爰。(二)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竹花。大千道者。(三)影散小窗明,香落空斋满,本是神仙骨,岁忘冷暖。大千。(四)深谢餐真客,撷将冰雪华,清香归齿颊,毕胜委泥沙。爰。(五)雪里轻移玉一枝,己未猎猎朔风吹,此身不受寒威逼,真忘山深雪压时。爰。(六)逸兴欲眠,云消闲自,锄月满经雪霜寒,有香清到骨。爰。钤印:大风堂、张爰、大千居士、张爰印、大千居士
24 梅兰竹菊 堂屏 设色绢本 1940年作
款识:(1)眉寿。素存三嫂清赏,庚辰十二月,弟爰。(2)言采撷以赠遗兮,非君子其谁与。爰。(3)庚辰腊月,畹姬戏写竹三竿,素存三嫂嘉贺以为似予,因属予补叶,张之壁间,谓如出一手也。大千张爰。(4)大千居士写于大风堂下。钤印:宛君之印、大风堂、张爰之印、大千
梅、兰、竹、菊四条屏,传统称之为“四君子”,借喻文人雅士清高的气格。作品作于1940年,时年四十一岁,构图简练,笔墨洗练,风格上还未全部脱离清初“四僧”的影响,温润遒劲之处见陈白阳、青藤之血脉。秀逸之余呈露出浓重的文人气息。
25 花 鸟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26 戏拟老莲笔
27 仿宋人花鸟 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篱篱万颗缀幽岩,色比珊瑚惜未甘。却恨荆桃太无赖,春来先自许莺衔。华山樱桃,南秋结实,离离满山谷,朱熊照人,如火齐也。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28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29 红叶栖禽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青城樟、柟诸树,未霜先红,障天蔽日如泼丹砂,闲吟小杜远上寒山之句,俨如坐锦绣丛中也。寄兴图写,辄为侪辈所赏。子与老兄顷来山中索写一枝,即请法教。庚辰六月,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青城客
题识:万里补蜂。钤印:万里、上清道人
30 红叶竹鸟 设色纸本
款识:秋老青城雨雪蒙,千林风刷碧山静。言索萧骚气暮叶偏怜门艳红。大千居士张爰,青城山中作。夺空自序。钤印:张爰、张大千
31 红叶小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32 红叶小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33 红叶竹鸟 设色纸本
34 红叶珍禽 立轴
款识:仿宋人邱余庆笔。蜀人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大风堂
此画中的红叶,娇俏可爱、叶脉清晰、或俯或仰,点缀大大小小虫驻的孔洞,再配以杈桠上的点点青苔,整个画面布置得生动自然,山野之气扑面而来。先生曾说:“工笔作花鸟,须形意并重,更要注重神,否则便流于标本画而匠气十足。”一百种鸟有一百种姿态,画中山禽,亭亭立立、怡然自得、翎毛细腻、神态逼真,正是大千将古人之法融会贯通后形成自我风格而创作出的美。
35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36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37 红叶珍禽 立轴
款识:仿宋人邱余庆笔。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私印、大风堂
花卉、花鸟是中国绘画的三大科目之一,赏心悦目,追求唯美。张大千对此也极其喜爱,曾道:“要画花鸟首先要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把线条练习好,笔墨技法学会”。大千先生观赏与临摹花鸟杰作,上溯五代宋人,下贯当世名家。
除了临摹学习,张大千对于草木翎鸟的细致微妙的观察,也令人感叹称道。花卉草木的生长周期、习性喜好,鸟的种种动态如啼晴、调音、踏枝、欲升、反争、飞翔、饮啄等,先生都观察入微,并一一总结,了然于胸自然下笔有神。历代知名的花鸟草虫画家很多,张大千最推崇宋人笔墨,无论是酷爱艺术不爱江山的宋徽宗,还是院外的赵昌、易元吉、邱庆余,都是此中的佼佼者。丘庆余,一作邱,文播子,本蜀人。善画花卉禽虫,以彩画花卉,以墨写草虫,初拜唐末五代画家滕昌佑为师学画,到晚年竟有超过师父之势。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曾对邱庆余有如此评价:“自时厥后邱庆余,或俪以山茶、或杂以双禽,其得意处不减徐熙。凡设色者已逼于动植,至其草虫独以墨色之深浅映发,亦极形似之妙。风韵高雅,为世所重。”邱氏花鸟的功力可见一斑。
38 茶花图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39 蜀国山茶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40 茶花蝴蝶 镜心 庚辰(1940年)作
题识:蜀国山茶九月开,蹁跹时有蝶飞来。蒸霞烁日家家好,不似长安幄下栽。庚辰秋孟,写于青城山中。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裱边:采蜨寻芳拂晓风,蹁跹双影映妍红。蘧蘧一枕庄周梦,春色花光掩霭中。佳卉名园说宝枝,朝霞云锦绚仙姿。老莲宗法青城笔,恰称梅村绝妙诗。大千以绘山水名家,兼工花卉。吴门拙政园宝枝山茶花最为擅名,吴梅村有云锦朝霞之咏,因以题其端。七十五叟俞陛云。钤印:阶青、七十以后作
染就丹砂艳吐葩,浑疑灿烂若朱霞。东风送暖春先透,蝶抱芳心夕照斜。壬午(1942年)仲秋之月,赵叔孺题于娱予室。钤印:时棡私玺
昔日小莲今大千,寒葩偏写艳阳天。枝间凤玉花间蜨,画到仙手物亦仙。(曾见陈小莲山茶,枝间写一凤玉,其设色鲜丽,堪与此幅后先媲美。)清寒初放蜀山茶,栩栩何来蝶峦花。赢得画史添妙笔,人间唤醒梦南华。壬子秋仲,袌鋗居士吴徵。钤印:老鋗、吴征之印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誇落墨,独赏江南工。雪斋溥伒题。钤印:溥伒长寿
绛蕊琼英镜里开,只宜天上倚云裁。分明画出西川锦,不是隋宫剪得来。西山逸士溥儒题。 钤印:旧王孙、溥儒、松巢客
大涤云门各擅能,花枝奇古欲龙腾。世间多少丹青眼,那识青城司苇僧。大千以摹清湘山水能乱真得名,出其余技写人物花鸟亦复前有家数。此幅宗老莲父子杰构也。邵章。钤印:大章、壬午
1940年,张大千居住在青城山上清宫,远离车马喧闹,得以潜心创作,耽研笔墨,艺事精进良多,有不少佳作产出。此幅《茶花蝴蝶》即作于此年八月。以每日青城所见山茶花为主题,传移模写,至为精工。山茶枝干转折向背,花瓣叠展,敷色厚重,蕊芯点以嫩黄之色,准确表现了花的质感和光感,引得蝴蝶翩翩而至。此作上追宋人工笔神采,堪为大千四十年代折枝花卉至精之作。
41 玉簪花 立轴 设色纸本 庚辰(1940年)作
题识: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幙。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想见冰壶玉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鸟啼残月落,幽香无处着。金人黄庭筠《谒金门》。庚辰秋孟,写于青城。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上清借居、却吹长笛过青城
42 青城异卉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题识:居青城三年,每风日晴美,辄杖策岩谷,独探幽邃,往往得异卉,虽土著不知其名。惜吾非厂不得同游,傥得健笔一为传写,使山灵不终閟其奇,一何快邪。庚辰夏,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1938年深秋,大千先生举家避居灌县青城山,“归来百事都堪慰”,安宁祥和的山居生活,秀美幽静的青城景色,丰富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也进入新的境界。由于此前在北平时与于非闇的切磋,大千取径陈老莲进入北宋工笔院体,花鸟已可平视崔(白)黄(筌)。此幅《青城异卉》,即是兼得富贵清雅之气的精心之作。青城幽壑中不知名目的奇花异草,借由大千先生的妙笔留芳姿于人间;画家对远在京城的好友非厂先生的殷殷思念之情也跃然毫素。
43 天珠花蝶 镜心庚辰(1940年)作
题识:春间叶上茁小黄花,花谢结实,入秋乃红,熊熊如火齐。山中人呼为叶上珠,亦呼天珠,更有叶下珠即地珠,皆他处所无者。庚辰夏日,以元人陈仲美笔法图之,大千居士爰,上清借居。钤印:师万物、张季、大千、青城客
大千先生于1938年离开北平,辗转入川,居于青城山上清宫。该地景色秀丽,清幽恬静,诚属创作之最佳环境,故自敦煌归来,仍居该地。笔下不少佳作亦写于青城期间,此即所谓“上清借居”时期。大千寓居青城前后的日子里,以该地动植物皆有异于别处者,故常取当地自然界中诸物入画,如花卉、翎毛、昆虫等,都出诸长期细致观察,掌握物象的生态特征,成长过程及规律等,极尽“物理、物情、物态”之能事。本幅写“天珠”更点出与“地珠”之别,从画上所题可知非经亲身仔细观察,不能穷究其四时的隐微变化,这亦是大千俯察万物积累之功。他笔下自然随意,不尚雕饰,见写生效果,但描画精确,摄物象真态,而设色素淡,反映了他掌握自然之妙谛。虽曰“以元人陈仲美笔法图之”,但状物取神得其法外,写来更呈“师万物”的天然情致,有异于陈琳而上接赵昌、黄筌工丽的风格。画上钤“师万物”朱文长方印,点出画旨所在,甚少用于作品上;而“青城客”朱文方印正好显示画家与作画地点之关系,亦可见他选钤印章时考虑之周详。
44 花鸟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45 花鸟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46 栗树栖禽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天师池在高台山半林麓中,昔天师居石城崖上,于此作池,以饮鸟兽。池上又有独房栗十七株,相传天师所手植,故山中人呼为天师栗也。庚辰秋日,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爰居士、青城客、上清借居
47 栗树栖禽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天师池在高台山半林麓中,昔天师居石城崖上,于此作池,以饮鸟兽。池上又有独房栗十七株,相传天师所手植,故山中人呼为天师栗也。庚辰秋日,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48 花鸟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49 山鹊茶花 设色纸本
题识: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写巴兴义句。大千张爰。铃印:张爰、大千大利、长年湖海、大千豪发
50 花鸟图 绢轴 1941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