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71 (京津画派 陈少梅 6 )

2017-09-08 10:17:2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陈少梅,一九零九年出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门第,故其印语曰:"家在洞庭衡岳间"。他的父亲陈嘉言,字梅生,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漳州知府,也曾在湖南主持过有名的船山学社,思想比较开朗。嘉言先生工诗文,擅书法,少梅自幼即在父亲的督导下赋诗、习字,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他更酷爱丹青,十六岁时参加了北平的湖社画会,故又号升湖。据说,当时他是湖社画会最年轻的一位成员,也是学习最刻苦者之一。当年旧京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画家,许多亦富,临习数遍之后,再准时归还画主。经几年磨砺,聪颖加勤奋,使他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传统山水、人物画收藏,陈少梅是借私人收藏临摹起家的。他每借得一件名作来,便如获至宝,躬身烛光之下,彻夜临摹功底;在二十岁左右已于画坛崭露头角。

 

1 松护益寿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39年作

 

  款识:卞伯母陆太夫人五十大庆。愚侄陈云彰敬祝。印鉴:陈彰、少梅、陈彰长寿、锄茶小圃

  向迪琮题跋。卞伯耕,名惠新,为天津“八大家”之一“乡祠南卞家”后人,陈少梅生前好友。陈少梅早年与向迪琮相识于北京。陈少梅传世画迹,有向迪琮题跋者甚多,如《长生仙桂》、《老子出关》、《唐子畏笔意山水》等。1939年10月,卞伯耕母亲陆太夫人寿辰,少梅写《松益寿图》以祝,向迪琮题记云:“伯耕仁兄孝行纯笃,远迩昭闻,己卯十月为其母陆太夫人五十设帨佳辰,老友少梅画师特写《松益护寿图》奉祝,以予旅沽日久,习闻卞氏世德,属为补题,敬赋二绝为寿,向迪琮玄晏室写记。”众所周知,陈少梅画山水多,而画花卉少,但是其花卉艺术水平极高,笔墨简逸,作风清空淡宕,颇有士人家风。

 

2 幽思图 镜心 绢本设色

  陈少梅早期的作品极为少见,尚能见到三十年代所画的部分山水和仕女。现在所能见到的几幅早期人物画,多为仕女、高士,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此幅《幽思图》即为先生早年之作,他的人物画最初从明清名家入手,多作小家碧玉。仕女画最早学自清末画家改琦、费丹旭和顾洛。该作品人物造型正确,体态娉婷婀娜,衣纹行笔迅急婉转,兰叶折芦兼而有之,笔致清劲秀逸。仕女绿髻的勾染率意虚和,颇有质感。作品笔调轻快,疏放灵秀,清新淡雅,呈现出肖像画的意味。

 

3 对镜理云鬓 镜框 设色纸本

 

  款识:少梅。印鉴:云彰

  是幅《对镜理云鬓》,是陈少梅细笔人物画的精品。画面中女子对镜梳妆,姿态婀娜,那细若游丝的如云香鬓和兰花般的纤纤玉指,体现了其中锋勾勒人物细节的非凡功力。人物面部线条柔和纤细,使用淡赭渲染阴暗,塑造出仕女丰盈润泽、堆雪凝脂般的肌肤质感。衣纹取宋人简笔描法,线条如春蚕吐丝,精秀细劲,给人以薄如蝉翼的丝绸质感,透过半透明的衣衫,隐约可见女子仪态万方的婀娜身姿,美不胜收。该画取边角式构图,颇得南宋马远、夏圭的韵味。构景有藏有露,极为简约。圆形窗棂半隐半现在帷幔和垂柳的掩映下,给人遐想空间。其笔墨技法上常以水墨为主,稍加碧色于墨,并部分的吸收了倪云林恬静沉着、幽淡天真的韵趣,意境深幽古朴,能取得沉着安定的艺术效果。翠柳的浓淡深浅的变化,带给人立体感和节奏感,线条轻快、灵动。柳条的青翠和仕女衣衫的红色交相辉映,颇具美感和情趣。晚清至民初的仕女画,或纤弱病态、气格低靡,或流于粗俗、略无可观。而陈少梅的仕女画,展卷一看,清雅超凡,观者如沐林下清风,秀逸之气浸人肌骨。

 

4 纨扇仕女 镜心 设色绢本 1940年作

5 仕女 立轴 设色绢本

6 仕女倚树 立轴 庚辰(1940年)作

 

  仕女画在陈少梅的人物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绘画题材大多拟取古人诗意,如“日暮倚修竹”“冷艳不饶梅共色”,“红衣绿鬟谁为问娘”等。此幅《仕女倚树》绘一仕女倚树於沙汀浅岸边,布局开阔,景物和人物各个情节部位自然地接合在一起,平静中有起伏,统一中求变化。画面中的这棵树在这个章法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的长势自左向右朝着画面中心延展,与远边的景致在形式上构成一种向内的合力,使画面的主体部位十个醒目,宾主有序,繁简相辅的构图效果,并将草木自馨、泉石为乐的卓然高致焕发出来,画面笔致挺秀,墨韵洁净,色绸统一沉稳而变化丰富,人物的衣着色调以冷暖不一,色相有别的浅色罩染,素淡而雅致,此幅画作,充分体现了陈少梅驾驭构图和处理人物与景物的出色能力。

 

7 人物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8 洛神 镜框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9 洛 神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10 洛神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壬午(1942)年作

 

  题识:松年兄尝谓余曰:元人卫眀铉洛神图古雅静穆,浑然晋唐之遗,当为故宫所藏仕女画第一?明眼高论,余深然之。去岁承以隹禇见惠,如获奇宝,久未有以为报。偶忆前说,因为仿卫眀铉洛神图笔法,略参以顾恺之女史箴意,以贻之。凡三易纸而成,未知略有似处否。壬午夏五少梅陈云彰并识。 钤印:陈云彰(白文)、少梅(朱文)、少梅书画(朱文)

 

  曹植曹植的《洛神赋》历代为人传诵,成为千古绝唱。陈少梅此幅《洛神图》取曹植《洛神赋》词意,为其拟元人卫九鼎《洛神赋图》为之。陈少梅选取了洛神踏云而来的一刹那,在画面上凝结成永恒,意境深邃空灵,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洛神清丽脱俗,高髻丽服,手执纨扇,翩然踏云而来。她身体微转,翘首远望,回眸有情,云底烟波浩渺。作品以水墨白描法写成,给人一种远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之感。人物衣纹以“高古游丝描”为之,细劲飞动,很好地表现了凌波微步的翩然姿态,堪称白描人物之典范。与历代《洛神图》中最有名的顾恺之作品相比,陈少梅的《洛神图》化繁为简,舍弃了繁复瑰丽的描绘,以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呈现出一种更加纯净清劲的艺术色彩,贴近曹植原作的氛围,实属难得之作。

11 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

12 高士图

13 东坡居士像 立轴

 

14 东坡居士像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少梅陈云彰。钤印:云彩、少梅

 

  题跋:“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阁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谁添。”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者最善。胡楚曰:“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旧桃李,强匀颜色待东风。”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人。”故知杭人多惠也。人日草堂索居无俚,案头旧藏苏东坡《天际乌云帖》史明古刻石本,及翁覃溪学士宝藏东坡墨迹校读。史本为海内烜赫有名之孤拓,翁册尤苏斋无上神品。晴窗展玩,觉天目各殊,尹邢相避。其间尤异者聊举三四:冯注苏诗有翁藏有“确可疑者”一语,非歧说也。节庚子正月杭州杨丰华堂主人跋。潍州雪夜春灯下,定武兰亭搨初。不及冯家刘雨若,蕉林枕秘硬黄书。壬午(1942年)八月,寿玺。钤印:寿、石·工

15 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

16 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

17 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

18 偷桃献母 镜心设色绢本

19 高士图 屏条 设色纸本

20 文山先生像 立轴

21 太白造像 立轴

22 韩愈像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少梅。钤印:陈云彰、少梅

 

  款识: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指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缦,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雪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晴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大。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动魄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空,粉墙丹柱动光采。鬼物图画填青红,升堂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朦。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昌黎为诗笔力放恣横复,读者不能究其所复来。鉨。钤印:阿庸、寿石工

 

23 仕女 四屏

24 仕女 镜片 设色绢本 1942年作

25 执扇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26 仿唐寅仕女 立轴

  陈少梅此图临仿明人唐寅《嫦娥图》,唐寅原件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唐寅为人性格狂放不羁,书画却秀润缜密,所绘仕女,无论水墨或重彩,皆饶清逸之韵,陈少梅人物多获益于彼。

  陈少梅作《仿唐寅仕女》不止一本,此本依《陈少梅绘画全集》,定为1940年代初期作品。惜画面上半部稍有残缺,临诗部分自第二行起,起首分别缺“鹤”、 “嫦”和“与”三字,虽落“忠莲”款,但据专家指出,题款部分亦为陈少梅亲笔。

27 梅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

28 柳荫仕女 立轴 设色绢本

29 仕女图 镜心

  陈少梅堪称民国时期最为年轻有为之画家,是当时湖社画会最年轻之成员。启功先生曾称:“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之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此作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此时陈少梅之画以成规模。陈先生之仕女画取法明代仇英、唐寅,用笔细致流畅。此作中,仕女、翠竹都被安排在了画面右侧,左侧留有大块留白,意韵十足,如仕女立于江畔。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30 拟清人遗意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31 吹箫引凤图 镜片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这件《吹箫引凤》是其盛期仕女画与山水画相结合的作品。此件作品为其仿古系列,已完全掌握了郭熙的绘画特点和笔墨技法,“郭熙山水,其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及以弧形线条勾勒山石轮廓等等特点,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影响着他的画风。有时,他又将郭熙的鹰爪树、山石笔法与马、夏的斧劈皴揉于一纸。此作以郭熙的笔致与青绿重彩相结合,这都可以看出他的变通和融合过程。画中所能现仕女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并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既增加了情趣,也发挥了他擅画山石竹木的特长。此作绘制精雅,意境超逸,为其盛期精品力作!

32 蕉阴仕女图 绢本设色

33 仕女 立轴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34 仕女图 绢本设色 1942年作

35 浓芳伴读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款识:千朵浓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红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癸未六月写似寒枫仁兄雅教。少梅陈云彰时客沽上锄茶小圃。印鉴:云彰长寿、少梅画印

 

  上款「寒枫」似为民国时期沪上收藏家刘寒枫。生平资料未详,惟从传世画迹具其上款者,可知他活跃于二十世纪中期,与海上书画家多有交谊,如冯超然、张善子、大千昆仲等,直到四十年代后期方声息杳然。本幅乃少梅写于津沽,或为应远方所求索画,从称谓「仁兄」可知非深交,但寒枫与艺坛关系密切,鉴赏力尤佳,故笔下所出固非敷衍。从构图优雅脱俗,用笔细秀,设色清新明丽,经营用心,自可证之。

 

36 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辛巳春日少梅彰。印鉴:少梅(朱) 陈彰长寿(白)

  陈少梅笔下的山中高士,似陶渊明,似谢灵运,画出了超凡出尘的隐者清高形态,将人们沉溺于世俗名利的浮躁心态,荡涤得一干二净,观之可心平气和,益寿延年。

 

37 赤壁怀古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38 竹间高士 设色纸本

39 古木西风 设色绢本

40 春山论道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绵延的群山之中,雾气弥漫在树梢,溪水自山之深处缓缓地流出,枝叶婆娑的树下,两位士人临溪而坐,谈论古今,这是一幅令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向往的桃花源图景,是一个隐居避世的天堂。陈少梅的笔法也将这种理想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远景的山石运用斧劈皴和点苔表现出坚硬和湿润的质感,画面左下部用缭绕的云气和蜿蜒的溪流表现出山中的虚静之致,右下部的两棵大树写得很精彩,树干细长虬曲,树枝缤纷摇曳,淡蓝色点出的树叶打破了树枝写法的细谨,也使树的气质与整幅画的清雅格调相契合。两位士人宽袍大氅,气定神闲,颇有林下之风,仿佛已与山林“天人合一”。整幅笔法劲健清爽,境界空灵渺远,既得北派山水画的骨力,又得南派山水画的风韵,是画家精研古法又出自机杼的佳作。

 

41 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42 山风高士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43 山风高士 立轴 1944年作

44 桐荫抚琴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木落霜寒夜气清,桐荫满地水纵横。老人酒醒不能寐,自起中庭调素琴。云彰。钤印:陈云彰(白)少梅(朱)衡山陈五(朱)

 

  此图可称陈少梅典型风格的作品。与同时期画家的最大不同是陈少梅在继承“北宗”的基础上,更溯源马远、夏圭而得南宗堂奥。少梅作画,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加之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境界自然超迈高拔。图中抚琴高士。神态安祥超逸,颇具道骨仙风。而梧桐的枝干叶梗勾勒尤见功力。无怪时人对陈少梅有“当代唐伯虎”、“起三百年之衰”的极高赞誉。

 

45 人物 四屏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6 春山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此幅作品作于1946年,先以中锋画轮廓,而趁墨色未干,马上大笔皴擦,干湿浓淡以挥而就,感觉清雅超凡,幽淡恬静,于严谨中见超逸。近处的树木主干笔墨苍劲,枝条穿插,又自然秀美。树下的高士取法明代画家唐寅、仇英,以清劲的线条勾勒人物造型,显得秀逸清俊,形神兼备。纵观陈少梅的作品,将人物画与园林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和诗情雅趣,给人一种古雅高洁、超凡脱俗、清新劲健,刚柔济地感觉。充分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47 观音大士 立轴

 

  此幅作品描绘观音像,静穆飘逸、气韵超然。画面用色极简。整幅画作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寿石工题跋。寿石工(1885-1950)名玺,绍兴人,定居北京。工诗词、书法、篆刻,均自成一格。曾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任教。石工之父是鲁迅在绍兴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

 

48 布袋和尚 立轴 设色纸本

 

  陈少梅此幅《布袋和尚》为其早年之作,画中以圆劲的铁线描,刻画了典型的布袋和尚形象:袒胸露怀,神态憨然,斜倚布袋。面部画得细谨,轮廓五官、须发皆精勾细描,刻意求肖,色彩洁净,减弱深浅变化;衣纹则流畅劲利,虚实起伏,峻峭有力而又轻快自如。陈少梅所继承的北宗一路,力多外拓,清刚坚挺。他喜用狼毫,既富弹性又有硬度,笔行纸上,沉着肯定而灵活飘逸。画作散发出清整骨气。

 

49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纸本

50 无量寿佛 立轴 纸本 1943年作

 

  款识:癸未三月,啸南属写。祝继圣仁兄五十寿。少梅陈云彰。印鉴:陈云彰、少梅、陈彰长寿

  本幅为画家四十年代之作。无量寿佛寓祝寿之意,开脸见面目,凸额垂耳,气息古朴清奇,而勾勒细致,髪丝须髭,几毫毕现,通体披红袍,线条处理刚劲俐落,具浙派笔意,背景视以岩石,以其擅长的北宗小斧劈皴法出之,写来极见用心。“水松石山房”主人在其文章中提出画中佛袍衣褶垂直而下,令其坐姿似非于石块上而半悬于空中,这个视觉上的效果未知是否出自画家安排,以示画中非凡俗之人。不过,这个观画视点无疑带来了新的欣赏趣味。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