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22 (京津画派 李苦禅 6 )

2017-10-31 13:02:5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苦禅(1898-1983),原名英,号励公。山东省高唐人。1919年生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并在中文系旁听。1922年转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25年毕业,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和保定第二师范。1933-1934年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6年任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国画系教授。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李苦禅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秋节风味》等。

苦老笔下所创造的雄鹰的嘴、眼、爪,荷的叶与芽,老梅的枝干,挺箭的兰花,先写再皴后点染的山石……都是刚柔相济之力的体现,人格气节秉性的象征。他是一位对民族敌人疾恶如仇、对人民慈悲相待的人。他对朋友可以拔刀相助,自贫又能济贫。他热爱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他在幼稚愚昧面前表现出无限的容忍。他乐观,他正义,他不吝啬,他真挚,他童心长存,他坦荡为人,全然具备了一个大艺术家的主体构成,是人品画品的高度合成。他的笔墨出奇制胜,充满了生机,是艺术上的神奇结晶。我们学习他不是只学他那一树一花、一笔一染,而是要学习研究他人品、个性与画品独创的统—原因,以及造就一位有气节的艺术大师的全面因素。苦禅的存在,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苦禅的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华!

 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他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花鸟,既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又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他的运笔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简约,却意趣盎然。笔墨纵逸豪放、雄健磅礴。他驾驭笔墨的能力,驾驭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对于他来说,画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挥洒。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