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23 (京津画派 李苦禅 7 )
不似之似、神似之的意象造型。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其艺术语言首先是造型。出现在苦禅先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十分丰富的。每种花卉和禽鸟形象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画面上的物象来自自然,但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象,而是注入作者主观思想感情重新塑造的物象,此即意象。
苦禅先生教育学生非常强调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先能如实地、准确地描写客观对象,进而创造自已的艺术形象。苦禅先生有扎实的素描和速写基础,捕捉对象的能力高于前辈。但这只是基础,是创造对象,突出神态,创造出自已的艺术典型。以画苍鹭为例。早年他对鹭作过认真的写生研究。这从他现存的准确的标本写生可见一斑。他早期创作的鹭也是酷似对象,用笔不苟。但他逐渐提炼、概括,去掉多余的碎羽和斑纹,把下咀的一条线缩为极短,突出尖喙,加大眼睛,强调神态--逐渐固定为今天的苍鹭形象。又以鹰形象。又以鹰为例。苦禅先生早期的鹰比较写实。从五十年代初期所作的一幅立幅双鹰看,造型相当写实,这是最初对鹰作为客观对象仔细观察的结果。以后他的鹰的造型有过多次嬗变。躯干渐趋肥大,咀、眼棱角突出,脚爪舒展,最后形象,实际上是更加神似的形象。这与某此些随意变形的作品不能同日而语。有人随便把人或物画得歪七扭八,自已也说不清是什么道理,却标榜是“似与不似之间”,实是歪曲了传统的造型理论,忘记了自已作的正是齐白石所批判的欺世之作。
似之似在于神似,苦禅先生的鹌鹑也足以说明。鹌鹑原是通体一色,苦禅先生所画则是前半身用墨点染,后半身用线色勒,以赫、赭染之。鹌鹑的斑纹本是竖向排列,画家却改用横点。这种很大的变化不但没有改高精尖人们对此鸟的总体感觉,反而更加突出了鹌鹑略带笨拙的活泼形象。花卉树木的造型、变形同样如此,不多赘述。
有深入的生活基础与准确的造型能力,又有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创造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花鸟形象,苦禅先生是超越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