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23 (京津画派 李苦禅 7 )

2017-11-01 17:17:3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苦禅先手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中国写意画滥觞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后成为画坛主流,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空前大发展。千年以来,留下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浩如烟海。但在美术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并不很多,而他们却是历史高峰的代表,为中国画的发展树立了一座座里程碑。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继承了前人最高的艺术成就。第二,开拓了新的艺领域,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第三,对当代和后世有深远影响。他们扔成京不是为中国画艺术增砖瓦,而是架设栋梁。明代的陈淳、徐渭,清代的朱耷及扬州诸家,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均属这类大家。及至现代,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开拓新局面的画家很多。引进西洋,给中国画注入新的血液的画家为数不少,代表人物如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以及岭南派诸家,他们功不可没。而对中国文人画固有传统有所统有所推进,形成当代文人画最高水平的,当首推齐白石,其后为潘天寿、李苦禅。

 不似之似、神似之的意象造型。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其艺术语言首先是造型。出现在苦禅先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十分丰富的。每种花卉和禽鸟形象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画面上的物象来自自然,但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象,而是注入作者主观思想感情重新塑造的物象,此即意象。

苦禅先生教育学生非常强调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先能如实地、准确地描写客观对象,进而创造自已的艺术形象。苦禅先生有扎实的素描和速写基础,捕捉对象的能力高于前辈。但这只是基础,是创造对象,突出神态,创造出自已的艺术典型。以画苍鹭为例。早年他对鹭作过认真的写生研究。这从他现存的准确的标本写生可见一斑。他早期创作的鹭也是酷似对象,用笔不苟。但他逐渐提炼、概括,去掉多余的碎羽和斑纹,把下咀的一条线缩为极短,突出尖喙,加大眼睛,强调神态--逐渐固定为今天的苍鹭形象。又以鹰形象。又以鹰为例。苦禅先生早期的鹰比较写实。从五十年代初期所作的一幅立幅双鹰看,造型相当写实,这是最初对鹰作为客观对象仔细观察的结果。以后他的鹰的造型有过多次嬗变。躯干渐趋肥大,咀、眼棱角突出,脚爪舒展,最后形象,实际上是更加神似的形象。这与某此些随意变形的作品不能同日而语。有人随便把人或物画得歪七扭八,自已也说不清是什么道理,却标榜是“似与不似之间”,实是歪曲了传统的造型理论,忘记了自已作的正是齐白石所批判的欺世之作。

似之似在于神似,苦禅先生的鹌鹑也足以说明。鹌鹑原是通体一色,苦禅先生所画则是前半身用墨点染,后半身用线色勒,以赫、赭染之。鹌鹑的斑纹本是竖向排列,画家却改用横点。这种很大的变化不但没有改高精尖人们对此鸟的总体感觉,反而更加突出了鹌鹑略带笨拙的活泼形象。花卉树木的造型、变形同样如此,不多赘述。

有深入的生活基础与准确的造型能力,又有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创造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花鸟形象,苦禅先生是超越前人的。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