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润祥鉴赏:中国历代画马欣赏 9(清 郎世宁篇)

2014-02-20 10:13:4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公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八岁。乾隆皇帝特下达谕旨,追赐郎世宁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为其料理后事。郎世宁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门外的外国传教士墓地内(即现北京行政学院校园内)。
 
      清 郎世宁 《百骏图》 图卷,绢本,设色画。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场面。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後轻、前实後虚、前大後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此图绘於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清
郎世宁 《郊原牧马图卷》  绢本,设色,纵51.2cm,横166cm。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又称《八骏图》,画面上八匹骏马散放于郊外旷野之中,或卧,或立,或吃草,或嬉戏,自在悠闲,放牧者在树下休憩观望。放牧题材的画作不是对单匹马的写生,而是综合、融汇了各种马匹的形象,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更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使马匹显得活泼自然、生动有趣。
画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实表现物象体积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各种姿态刻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毛发的光泽也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是中国艺术史中以郎世宁为首的“海西画派”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图中背景的树木、山石、花草全用明暗变化来表现形态,由此判断该画应是郎氏在雍正年间所创作,因为到了乾隆时期,在郎世宁的绘画中往往自己仅画出人物、鞍马,背景则由中国画家补绘。
     
    《八骏图》
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骏马是郎世宁作品中常见的绘制对象,他笔下的马匹真实生动,更重要的是他领会了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自古以来,马是社会贤良的象征,封建帝王命宫廷画家以马为题材进行创作寓意着尊重社会栋梁、求贤若渴的殷切希望。郎氏以“八骏”入画并非偶然,渊源有自。据传古代周穆王有八匹良骥,一说是绿耳、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和赤骥(见《穆天子传》),另一说为绝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见《拾遗记》),周穆王曾经驾驭这八匹骏马遨游西方。于是,图写八骏亦有为君主歌功颂德、彰显威仪的含义。
 
    《柳荫双骏图》卷,绢本设色画,纵62公分、横115.1公分,镇江市博物馆藏。
图中有两匹马,一立一卧,一棵老柳树,斜在背景中,马匹及树木均画出了明暗和凹凸,强调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应当是郎世宁一人独立完成的,而没有中国画家的参与其事。
此图作者书款中不署“臣”字,显然该作品不是为皇帝画的,受画者应当是某位有着亲王或郡王身份的满洲贵族。
 
          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267.5cm,横319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卷 框、纸本=纵110*横48.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人物为平定西域勇士阿玉锡。坚毅、勇敢的阿玉锡全身戎装,持矛跃马,杀敌如入无人之境,精细、真实地刻画了蒙古族勇士的形象
 
        清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
则是头戴盔、身着铠的武装骑马像。毫无疑问,这是一幅形神毕肖的“御容”肖像画,也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新体肖像画。更成功的新体肖像画则是表现乾隆接见少数民族领袖、塞北秋等政治活动的巨帙作品。乾隆御阅后恢复了中断十几年的秋之制,亲率王公大臣、八旗官兵至塞北皇家围场(即今河北围场县),与蒙古八旗会合打猎。郎世宁奉命以大手笔描绘了很有作为的年轻君主,居安思危,习武练兵,在侍卫大臣前后簇拥护卫下,不顾鞍马劳顿,继续转向新围场的轻松游荡的情景。 郎世宁画马最是闻名,卓然一家,颇有杜甫诗咏画马的境界:“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郎世宁《哈萨克贡马图》
这幅画描述西部民族的哈萨克人向乾隆献贡马,表示效忠满清王朝。 皇帝镇静的面孔,线条精确微妙。乾隆坐在屏风前的平台上,四周围着有限的几个人。 构图与其说是东亚不如说是欧洲绘画传统。 画卷显然不是依次分段铺开,而是整体展现,以求真切的视觉效果。 同样地,马匹也按西方现实主义手法描画,郎世宁在这方面实为高手,显得空旷的环境,烘托出俊马是如此强壮。 马身立体描绘分外出色,色彩层次过渡令人毫无察觉。
 
      清 郎世宁《平定西域战图》刻图框87.3×50cm,图绘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底,清军抵达伊犁,从山谷丛林中进入牧民聚居地,准部牧民跪迎清军的情景。此图作者郎士宁、艾启蒙绘稿,布勒弗制版。

       清 郎世宁《十骏图》
《十骏图》均为郎世宁所作。作品中马的头部造型稍加变形,顺服拟人,显然与真马不同,艺术加工独具匠心。《十骏图》中的马,均与真马尺寸之大小相同。一匹马一种花色,十匹马不同品点,赏心悦目,令人喜爱。
《十骏图》画的是十匹骏马。根据《石渠宝笈》及《国朝院画录》的记载,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奉命恭画《十骏图》十轴,画的是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十轴中包括:(一)万吉驦、(二)阚虎骝、(三)狮子玉、(四)霹雳骧、(五)雪点雕、(六)自在驈、(七)奔霄骢、(八)赤花鹰、(九)英骥子、(十)尔云驶。 台湾故宫博物院保存有五件。
 
 

相关图集